大学生在社会扮演的角色
我们要想找准自己的社会角色,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先要弄清楚自己和社会之间谁适应谁的问题,也就是说要摆正“我对社会的期待”和“社会对我的期待”的关系。
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初涉世事,大都有一股“改造世界舍我其谁”的豪情,这当然有起积极的一面。但是,社会的现实是多少年来经过多少人的参与,在历史的长河航行中、在民族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在天下大环境影响的背景前慢慢形成的,加之伴随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社会的“惯性”也会顽强地表现出来的,因此,一个人单枪匹马试图改造社会是很不现实的。再说,即便立下“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有色行业”的宏誓大愿,也要先从适应社会做起?
如何找准自己的社会角色?这里有两点建议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与其吧自己纠缠于“谁适应谁”的窘臼之中,还不如主动地去适应社会的主流、针砭社会的时弊、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其主流,但难免也有之流,甚至短时间局部的逆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作为一条小小的溪流,我们每个人都只有
汇入到长江、黄河的主流之中,才有可能奔向浩瀚无边的大海。
职业定位解析
职业定位有什么好处?
职业定位有两层含义:一、确定自己你是谁,你适合做什么工作;二、告诉别人你是谁,你擅长做什么工作。
定位准确,你就会持久地发展自己。很多人事业上发展不顺利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很多人并没有认真地思考一下“我是谁”“我适合做什么”,也因为不清楚自己要什么,而无法体会如愿以偿的感觉。很多人把时间用于追逐不是自己真正适合的工作上,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会感觉后劲不足。准确地定位,可以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你定位准确,你就会善用自己的资源。集中精力地发展,而不是“多元化发展”,是职业发展的一个规律。很多人多来年涉足很多领域,学习很多知识,其实内部很虚弱,每一项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人们常说,“学MBA吧,大家都在学”。“出国吧,再不出国就来不及了”。“读研究生和博士吧,年龄大了就读不动了”。现实已经说明,MBA、出国、研究生博士生不代表持续的发展,投资很多,收益很少,过于分散精力会让你失去原有的优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