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一》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2:27: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例:血钙?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6)无机盐??少数以化合物状态存在: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例?叶绿素中的镁元素???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

小结:

①单体经 反应而成为多聚体,多聚体经 反应而成为单体。蛋白质的单体为 ,多糖的单体为 ,核酸的单体为 。

功能:蛋白质——( )的主要承担者

核 酸——( )的携带者 糖 类——( )物质

脂 肪——细胞内良好的( )

3、实验

(1)显微镜的操作:取镜→安放→对光→观察(先低倍镜再高倍镜)→画图→整理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取材 过程 结果 还原糖 梨匀浆 脂肪 花生 蛋白质 牛奶 药品(显色剂)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取材:人的 细胞

药品:染色剂:甲基绿——使 呈绿色 吡罗红——使 呈红色

盐 酸——改变 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必修一》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制备细胞膜一般可选的材料是 ,因为这种细胞没有 。

2、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和 ,此外,还有少量的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 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

(1)将 分隔开; 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

第 5 页 共 16 页

要的阶段。

(2)控制 ; (3)进行 交流。

4、植物细胞膜外还有一层 ,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和 ,对植物细胞有 作用。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1、 细胞中的“动力车间”是 ,它是细胞进行 的主要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是 ,它是绿色植物进行 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是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 , “消化车间”是 。

2、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有 、 (植物特有的细胞结构还有 ),动物特有的细胞器有 ,此细胞器主要与 有关。

3、 原核细胞有的细胞器是 ,真核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有 和 。

4.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其中具有双层

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5、分泌蛋白是指在 合成后,分泌到 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的过程可表达为 ,其中 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6、 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7、 生物膜系统极为重要。(1)使细胞具有一个 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

进行 、 和 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广阔的 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 。(3)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 、 地进行。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1、除了高等植物 和哺乳动物 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

细胞都有细胞核。

2、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 和 ,是 库,是细胞 的控制中心。 3、细胞核的结构:(1)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的是 ;(2)染色体由 和 组成,其中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3)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4)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结构是 。

第 6 页 共 16 页

4、 和 是同样的物质在 的两种存在状态。

5、模型包括 、 和 ,DNA双螺旋模型属于 。 6、细胞既是 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 的基本单位。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以哺乳动物红细胞为材料制备细胞膜的实验,当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质浓度低时,细胞 ;当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质浓度高时,细胞 ;当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质浓度相同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 。

2、成熟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 , 膜和 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 称为 。 3、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 的过程。

4、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 膜,这种膜可以让 自由通过, 和 也可以通过,而 则不能通过。这一特性,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是 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磷脂是一种由 、 和 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 的,脂肪酸“尾”部是 的。 2、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⑴19世纪末,欧文顿通过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同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 。

⑵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 和 。1925年,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其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 倍,由此得出结论: 。

⑶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 的三层结构,他把生物膜描述为 。

⑷1970年,科学家以 实验,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证明细胞膜 。

第 7 页 共 16 页

⑸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 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 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构成生物膜的磷脂是成 层排列,具有流动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3、糖被是细胞膜的外表,是一层由细胞膜上的 和 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其作用是 、 。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物质进出细胞,既有 的扩散,统称被动运输(包括 和 );也有 的运输,称为主动运输。

2、当细胞需要摄取或外排的大分子时,可以通过 这个结构来实现,相应的的现象称为 和 。 3、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特 点 是否需要载体 是否需要能量 举 例 4、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与 和 细胞中,保证了 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 ,排出 。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相关概念: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

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___________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活 化 能:分子从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需要的

_________。

酶: 是________ (来源)所产生的具有________作用的一类

____________。

(酶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二、酶的本质: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少数是_________。

(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___________,水解酶的酶是________)

三、酶的特性:

①________: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________:每种酶只能催化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

第 8 页 共 16 页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一》学案 的文档
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一》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atgb9t52k0mq5f7e8hp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