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单元综合检测(四)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0 2:05: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优化方案】201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单元综合检测(四) 新人教版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基础与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挣揣(chuài) 蟊贼(zéi) .. 创可贴(chuànɡ) 咄咄逼人(duō) ..B.瞋视(chēn) 荸荠(bí) ..

老监生(jiān) 量体裁衣(liànɡ) ..C.脑髓(suǐ) 漩涡(xuán) ..亲家母(qìnɡ) 繁文缛节(rù) ..D.刨花(bào) 烙印(lào) ..

踏莎行(shā) 得鱼忘筌(quán) ..

解析:选C。A.“创”读“chuānɡ”;B.“监”读“jiàn”;D.“莎”读“su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颓圮 叱咤 趋之若鹜 卷轶浩繁 B.璀璨 嗟悼 两全齐美 人烟阜盛 C.惊蛰 譬如 自鸣得意 真知卓见 D.寒暄 惦记 流言蜚语 轻鸢剪影

解析:选D。A.轶—帙;B.齐—其;C.卓—灼。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B.教育部门要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C.东家说:“我家地里杏树上有一窝斑斑,(斑斑,方言,即斑鸠)你看那树上斑斑乱飞,怕是有孩子在摘杏儿呢。”

D.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被许多学生写成“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解析:选A。A项,两个破折号间的文字起解释说明作用;B项,顿号改成逗号;C项,把括号移至逗号前;D项,把第一个“村”字后的句号去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博尔赫斯在《沙之书》的开头,显得煞有介事。只要继续研读下去,我们就会发现....他在“说谎”,因为“沙之书”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B.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那么你还要继续去寻找,千万不要安之若素。....只要你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C.讽刺假药代言人,是他锱铢必较的第一枪,此后常常在他的相声里拿这个说事儿;....甚至,他连宋祖德都不放过,在博客里跟他对骂。

D.“达芬奇”之所以敢于以攻为守,主要是中国消费者无人撑腰。当正义得不到伸张、法治得不到落实时,消费者就必然投诉无门,造假者就一定会颐指气使。 ....解析:选A。B.安之若素:指在反常或困苦危难的情况下,能安然处之,毫不在意。这里应该用“随遇而安”。C.锱铢必较: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这里应该用“睚眦必报”。D.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这里应该用“趾高气扬”。

1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国科学家杰伊·梅洛希表示,假如该小行星撞击地球,将引发浪高约21米的海啸,导致7级地震,然后在地面上砸出一个直径约6.4公里、深约518米的大坑。

B.大气中臭氧层的变薄以及南极上空臭氧洞的不断扩大,主要是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氟氯烃化合物等造成的恶果,这不是所谓的天灾而是人祸。

C.正当这个时候,“神八”和“天宫”都在黑夜的位置,它继续在进行通信,飞船激光雷达锁定着对方,这样的环境也最有利于地面指挥中心和观众看清对接的过程。

D.如今,当国家财力大增之时,应当积极关注百姓的“税负痛苦指数”,将过高的“税负痛苦指数”降下来,切实提升纳税人的幸福指数。

解析:选B。A.不合逻辑,应该先“砸出大坑,再导致地震,再引发海啸”;C.表意不明,“它”指代不明;D.缺主语,在“应当”前面应该加上“政府”。

二、古诗文阅读(31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寓山注》序 [明]祁彪佳

予家高士里,固山阴道上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

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两年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

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

一径未通,意犹不慊也。于是疏凿之工复始。于十一月自冬历丁丑之春,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 .

(原文有删节)

【注】 ①胼胝:手脚因摩擦变硬的厚皮。②慊:满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躬荷畚锸 荷:挑 .B.而幽敞各极其致 致:尽头 .C.险者夷之 夷:使……平坦 .D.都堪泛月迎风 堪:可以 .

解析:选B。致:情趣。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的一组是(3分)( )

①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 ②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

③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 ④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

2

⑤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⑥一径未通,意犹不慊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解析:选D。①表现的是季超、止祥两兄弟。②是原因,不是表现。⑤是“卜筑”的具体做法。

8.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家旁有座名为“寓山”的小山,原是季超、止祥两兄弟交换所得,后来被废置。二十余年后作者辞官回家,路过寓山,动了建造山园的心思。

B.作者只想在山上修建三五座房子,虽然自始至终对于客人的建议不以为然,但在修建过程中兴致愈加浓厚,朝出暮归,乐此不疲,痴迷于山园建造。

C.作者营构山园时,讲究水石、室庐与花木的搭配适宜,轩与斋、室与山房以类相从,桥、榭、径、峰高低错落:体现了虚实相映、聚散结合等特色。

D.山园的建造,始于乙亥仲冬,至丙子孟春建成草堂、斋与轩,当年仲夏又开始营建,后又经过从十一月到第二年春天的百余天修建,山园终于告成。

解析:选B。“自始至终对客人的建议不以为然”理解错误。 9.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季超兄就弃掷离去,我也将它们丢弃在丛生的竹子和杂草中。 (2)严寒酷暑,身体因冷而起小疙瘩,因热而汗流浃背,我都不认为是苦。 (3)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经营构建的情况。 参考译文:

我家住在高士里,在原来的山阴道上。家旁有一座小山,好像和我有前定的缘分,它的名字叫“寓山”。以往我还是幼小的孩童的时候,季超、止祥两个兄长用斗粟换取它。他们剔除石头栽上松树,亲自挑着畚箕、扛着铁锹(劳作),手脚因此生了很厚的老茧。我当时也捧着土做小孩的游戏。等到后来二十年,松树渐渐长高,山石也渐渐变得古旧,季超兄就弃掷离去,我也将它们丢弃在丛生的竹子和杂草中。我自从托病辞官南归,偶尔经过这里,对于二十年前的情境事况,好像深有感触。于是兴建山园的兴致,就兴起而不可抑止,这就是开园之始末。

兴建之初,我仅仅想建三五座房子就行了。有一个指点山园建设的客人,说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榭。我听了之后很不在意,认为想法没有达到这个地步。等到在山上徘徊了几回,不觉寻思客人的话,心中很是难忘。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榭,果然是不可缺少的。前面的建筑之事还没有结束,常在心中思考,不知不觉与众不同、突出新颖的园林构思,急迫地奔涌而出。每每到路途困窘险恶的地方,就穷尽心思考虑,表现在梦寐之中,于是便有了另辟的境地,好像是天设的一般。因此兴致更加振奋,趣味也更加浓厚。早晨出去,傍晚回来。严寒酷暑,身体因冷而起小疙瘩,因热而汗流浃背,我都不认为是苦。两年以来,囊中一贫如洗。我身体也病了好,好了再病,这是开园的痴癖啊。

园子占据山的三面,山下有平田十多亩,水和石各占一半,房屋与花木各占一半。其他轩与斋以类相从,而深幽宽敞各尽其情趣。室与山房以类相从,但高的、低的分别揭出。共显佳妙。与那些桥、榭、径、峰,高低不齐,略加衬托、装饰。大抵虚的地方充实它,充实

3

的地方使它虚空;聚集的地方使它分散,分散的地方使它聚集;危险的地方使它安全,平坦的地方使它险峻。就像良医治病,克制和滋补互相下药;就像良将率兵,奇兵、正兵兼用;就像名手绘画,不让一笔不灵巧;如同名流写文章,不让一句话不押韵。这是开园经营构建的情况。

园开于乙亥年的仲冬,至丙子年孟春,草堂宣告成功,斋与轩也完成了。等到了这年仲夏,又开始经营构建。有一条小路修不通,心里也会感到不满意。于是疏通开凿的工作又开始。从这年的十一月经过一个冬天一直到丁丑年的春季,总共一百多天,弯曲的水流流过窗下,池沼的水珠飞溅,飘拂到几案上,绿色映衬着红色的栏杆,青绿、朱红流动和浮现,色彩鲜明艳丽,这才可以称为园林。这是开园的时间。

至于山园外山川的秀丽,古时称为万壑千岩;园内花木的繁茂,不止是七松五柳(这些隐者宅中的树木)。四时的风景,都可以泛月迎风;三径小路,自然可以呼云醉雪。这些美景我也没有空暇详尽地叙述它们了。

(二)诗歌鉴赏(8分)

10.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按要求答题。

金陵晚望 [唐]高 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注]

金陵图 [唐]韦 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注】 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1)高诗前两句写景,试分析其表现手法和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采用拟人手法,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傍晚浮云落日映照金陵古城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沧桑凄凉之感

(2)高诗说“一片伤心画不成”,韦诗却说“谁谓伤心画不成?”,各有何道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片伤心”是抽象的情感,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但是这六幅图通过老木寒云表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现实忧思,“画”出了伤心之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5题6空)

11.(1)手之所触,________________,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庄子《庖丁解牛》) (2)彼节者有间,________________。(庄子《庖丁解牛》)

(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____,檐牙高啄。(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5)戍卒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1)肩之所倚 (2)而刀刃者无厚 (3)廊腰缦回 (4)奈何取之尽锱铢 (5)函谷举 楚人一炬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现代新儒家”的困境和理论局限

所谓“现代新儒家”,是指由一批抱持传统文化本位主义立场而又具有现代经世意识的知识分子所建立的、力图通过吸纳西方文明而重建儒家道德形上学以抗拒全盘反传统思潮的攻击、寻求中国现代化理想道路的思想流派。这个思想流派是在儒学受到全面批判处于“花果飘零”时期在中国曲折成长起来的。从思想发展的背景看,现代新儒学主要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兴起的全盘反传统思潮(实质上是全盘西化思潮)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

4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单元综合检测(四)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aupk9hhen1x2cx44e354ncj33s24s019p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