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军发现,水沸腾后,脱离容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
18.小明用三个电流表和两个小灯泡做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其连接的电路图如图甲所
示.
(1)请你找出这个电路中连接错误的那一根导线,并在这根导线上打“×”,表示这根导线不能这样接,然后画出正确的连接位置.
(2)由于小明连接好电路后没有检查电路就直接闭合开关将会出现 的现象.
(3)改正错误后,小明闭合开关,观察到电流表的A和A2的指针位置分别如图乙所示,则流过L1的电流为 A.
(4)完成这次测量后,小明接下来应该 .小明根据测得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 .
19.图甲所示是某型号双向双动式和面机.主要结构为:加热器、一个能带动搅拌器正转和反转的电动机、一个带动料桶的电动机.使用时,先给水加热到适宜的温度,然后将面粉倒入,带动搅拌器和料筒的两电动机即交替工作.如表是这个和面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图乙是和面机正常工作时搅拌电机和料桶电机交替工作的P﹣t图象.
220V
额定电压 额定频率
50Hz
搅拌电机功率 料桶电机功率 加热功率
900W 1000W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电磁继电器控制搅拌器的正反转,请将如图丙工作电路连接完整. (2)求加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3)若和面需用60℃的热水,若取1.5kg 20℃的水,则需要加热多长时间开始和面?[设无热损失,c水=4.2×103J/(kg?℃)]
(4)为了测量和面机料桶电机的功率,小明将家里的其它用电器都关闭,他观察到和面机电机正常工作12min,家里标有“3000r/kW?h”字样的电能表转盘转过了480转.计算料桶电机的功率多大?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 1.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考点】声与能量.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解答】解: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声的利用,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声波传递信息和能量的性质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
2.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分子间存在斥力
B.排骨藕汤热的时候香气四溢﹣﹣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C.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分子的运动. 【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互相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是看不见的;
(4)水的比热容比较大. 【解答】解:
A、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不是因为斥力;瓷碗破碎后,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导致瓷碗破碎处分子间斥力和引力可以忽略不计,故A错误;
B、排骨藕汤热的时候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
C、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所以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3.小红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碗底,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为止.保持头部不动,缓缓地向碗中倒水,倒着、倒着,怪事出现了,小红又重新看到碗底的硬币.小红想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现象,图3的四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 )
A. B.
C. D.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并且光路是可逆的,当我们用眼睛看水中物体时,物体所反射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才看清物体. 【解答】解: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 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当我们用眼睛看水中物体时, 物体所反射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才看清物体. 如图所示,此时的法线为垂直于MN的那条虚线,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光的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有甲、乙、丙三个物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甲物体带正电,则丙物体一定带正电 B.如果甲物体带负电,则丙物体可能不带电 C.如果甲物体带负电,则丙物体一定带负电 D.如果甲物体带正电,则丙物体一定带负电 【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专题】推理法;电流和电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