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的作业
第1、10章
一、填空 *
1. 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塑性指标和有机质存在情况,可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四类。
2.粉性土的毛细水上升速度快而且 (高度大) ,水稳定性(差) 。 3.公路对路面的要求有(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能)。 4. 路基干湿类型划分为(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四种。
5. 路基的干湿类型以(稠度)来划分。对于原有公路,按不利季节(槽地面一下80cm深度内的平均稠度)来确定,对于新建公路可以用(路基临界高度)作为判别标准。
二、选择 *
1.用以下几类土作为填筑路堤材料时其工程性质由好到差的正确排列是( B )。 A .砂性土-粉性土-粘性土 B .砂性土-粘性土-粉性土 C .粉性土-粘性土-砂性土 D .粘性土-砂性土-粉性土
2.已知某路段预估路面厚度约 30cm ,路面表层距地下水位的高度为 1.65m ,查得临界高度 H 1 =1.7~ 1.9m , H 2 =1.2~ 1.3m , H 3 =0.8~ 0.9m ,则该路段干湿类型是( B )。
A .干燥 B .中湿 C .潮湿 D .过湿 3.新建公路路基干湿类型判断的依据是( C )。
A .填方或挖方高度 B .地表水及地下水位 C .临界高度 D .分界相对含水量
4.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是指( B )。
A .地下水或长期地表积水的水位至路槽底的高度 B .路肩边缘距原地面应满足一定要求的高度 C .路肩边缘距路槽底的高度 D .路肩边缘距地下水位的高度
5. 确定新建公路路基干湿类型的指标是( C )。
A、平均稠度 B、平均相对含水量 C、路基临界高度 D、路基设计高度
6.我国公路自然区划的一级区是按( A )划分的。
A .自然气候,全国轮廓性地理,地貌 B .潮湿系数 C .各地方的自然特点; D .各地方的年降雨量 7.公路自然区划中划分二级区划的标准是( B )。
A、地域特征 B、潮湿系数 C、工程特征 D、大气降水
三、判断 *
1 .我国公路自然区划的一级区划是按自然气候、全国轮廓性、地理、地貌、各地02 .在各种公路的用土中,工程性质最差的土是粉性土和重黏土。 ( × )
3 .新建公路路基干湿类型判断的依据是地表水及地下水。 ( √ ) 4 .路基的应力作用区指自重土压力作用的土基范围。 ( √ )
5 .按土的工程性质由好到差可作如下排列:砂性土-黏性土-粉性土。 ( √ ) 6 .路基干湿类型可分为干燥、中湿、潮湿、过湿,而且是用平均含水量来确定。 ( × )
7.我国公路自然区划是按照行政区划来划分的。 ( × ) 8 . 所谓潮湿系数是指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之比。 ( √ ) 四、简答题
1.根据道路的功能,对路基、路面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具有足够的强度、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要求路面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具有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滑性能、具有良好的环保性、符合规范要求。 2.路面横断面的组成
答:横断面上的内容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碎落台、填方边坡、挖方边坡、边沟、排水沟、护坡道以及防护工程(如护坡、挡土墙)、安全设施与公路经绿化等设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还有加(减)速车道、爬坡车道等 3.路面结构层的分类?及各结构层的位置和作用又是什么? 答:通常将路面结构划分为面层、基层和垫层三个层次。
面层是路面结构最上面的一个层次,它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震动冲击力的作用,并受到大气降水、气温和温度变化等自然因素的直接影响。
基层是面层的下卧层,它主要承受由面层传递的行车荷载垂直力,并将它扩散和分布到垫层和土基上。
垫层位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直接与土基接触,它的功能是改善土基的温度和温度状况,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的影响。 4.路面是如何分级的?
答:在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时,从路面结构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出发,将路面划分为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三类。 第2、11章 一、填空
1 .路基的常见病害有路基的沉陷、(边坡滑塌)、路基沿山坡滑坡和(崩塌) 。 2 .路基除了要求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外,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 和 (稳定性)。
3 .按破坏规模与原因的不同,路基边坡坍方可分为剥落、 (碎落) 、崩坍和(坍塌)等。
4 .路基的沉陷有两种情况即:(堤身沉陷)、(地基下陷) 。
5 .公路通过不良地质和水文地质地区或遭遇较大的自然灾害作用系指(滑坍)、错落、泥石流、雪崩、(地震)、地震及大暴雨等。
6.在路基设计时,要求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二、选择 1 .在路基常见的病害中,由于山坡陡峭,基底的摩擦力不足而引起的病害是( B )。 A .路基的沉陷 B .路堤沿山坡滑动 C .路堤边坡滑坍 D .路基边坡剥落
2 .在路基常见的病害中,因地基压实不足,基底软弱处理不当而引起的病害是( A )。
A .路堤的沉陷 B .路堤沿山坡滑动 C .路堤边坡滑移 D .地基沉陷 3 .路基边坡土体,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这种现象称为( C )。 A .剥落 B .碎落 C .滑坍 D .崩坍 4 .路基边坡的滑塌破坏属于( C )。
A .受压破坏 B .弯拉破坏 C .剪切破坏 D .因土质而定 5. 下列土中,( D )的工程性质最好,是优良的路基填料。 A、砂土 B、粉性土 C、粘性土 D、砂性土 6.以下不属于特殊路基的是( E )。
A. 黄土路基 B. 冻土路基 C. 滑坡路段的路基 D. 水力冲填路基 E. 一般路段填方小于最小填土高度的路基
7. 路面干湿类型通常用_______﹍方法确定。 ( B )
A.平均含水量 B.平均稠度 C.液限 D.相对临界高度
三、判断
1、路面设置路拱横坡的目的是为了行车安全。 ( × )
2 .在排水较困难的挖方和填方路段,只须采用相应的隔离层措施即可解决问题。( × )
3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就是指路肩边缘至原地面的高度。( √ )
4 .以临界高度判断路基的干湿类型,是指用地下水或地表长期积水的水位至路面的高度,与临界高度相比,判定路基干湿类型。( × ) 5 .路基边坡的滑塌破坏主要因受压而破坏。( × )
6.同一种土的最佳含水量随压实功能的增大而减小。 ( √ ) 7.标准轴载的选择会改变路面厚度计算值。 ( × )
8.在考虑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综合疲劳损伤的情况下,纵缝为企口设拉杆和横缝为自由边的路面,其临界荷位设在横缝边缘中部为好。 ( × ) 9. 对于粘性土的压实,宜选用振动式和夯击式。 ( × )
10. 同一种土的最佳含水量随压实功能的增大而减小。 ( √ )
四、计算
1 .已知某市属于Ⅳ4区,有一段粘土路基,路面底面高出地面0.3m,地下水位距地面0.8m,请确定该路基的干湿类型和平均湿度。
解:根据已知条件,路基为粘性土,土体位于Ⅳ4区而且H=0.3+0.8=1.1m,查表可知H3 五、简答题 1.什么是标准轴载?当量圆又是什么? 答: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中均以100KN作为设计标准轴重。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形状的轮廓近似于椭圆形,因其长轴与短轴的差别不大,在工程设计中以圆形接触面积来表示。将车轮荷载简化成当量的圆形均布荷载,并采用轮胎内压力作为轮胎接触压力。当量圆可得。 2.如何进行轴载换算? 3.路基干湿类型的分类如何?一般路基要求工作在何状态? 答: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一般要求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4.什么是平均稠度和临界高度?在旧路改建和新建公路时如何判断路基干湿类型? 答:于路槽底面以下80CM内,每10CM取土样测定其天然含水率、塑限含水率和液限含水率,加以计算出算术平均稠度。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H。 前者可用来判断旧路改建路基的干湿类型;后者用来判断新建道路的路基的干湿类型。 5.什么是路基工作区?确定该区的意义是什么? 答:把车辆荷载在土基中产生应力作用的这一深度范围称作路基工作区(Za)。 其意义在于当路堤填筑高度H大于Za时,车辆荷载作用深度位于填筑高度内,路堤应按规定要求分层填筑与压实,Za内尤其应注意填筑质量;对于H小于Za的矮路堤,此时不但要对填土充分压实,而且要保证工作内原地面下部土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天然地基下部土层和路堤同时满足路基工作区的设计要求。 第三章 路基设计 一、填空 1.路基典型横断面形式有(路基)、(路堑)和(填挖高度)。 2.路基典型横断面形式分为(路堤)﹑(路堑)和(半填半挖路基)。 3.公路路基几何尺寸由宽度﹑(坡度)﹑(边坡坡度)构成,其中宽度取决于(设计通行能力和交通量大小)。 4.路堤填筑时,填土有()分层和()分层两种填筑方案,以()分层较为合理。 5.土质路堑开挖施工,按掘进方向可分为(纵向全宽掘进)和(横向通道掘进)两种。 6.公路对路基的要求有(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具有足够的强度﹑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二、名词解释 1.路基边坡坡度:边坡高度H与边坡宽度b之比值表示。 2.一般路基:是指在一般(正常)工程地质条件下修筑填挖高度不超过设计规范或技术手册所允许的范围,其设计可直接参照现行规范规定或标准图,结合当地实际条件进行,而不必个别论证和详细验算。 3.路堤:是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 4.路基高度:路基高度是指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暂的开挖深度,是路基设计高程和地面高程之差。 5.路基宽度:行车道路面及其两侧路肩宽度之和。 三、判断 1. 石灰稳定土因其水稳定性较好,可作为高等级公路的基层或底基层。 ( × ) 2. 路基碾压中发生弹簧现象时,一般都用加大压实功的办法来解决。 ( √ ) 3. 对于新建公路,用路基临界高度来确定路基干湿类型。 ( √ ) 4. 在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最大高度不得超过软基的临界高度。 ( × ) 四、简答题: 1.路基附属设施主要包括哪些? 答:主要包括: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碎落台、堆料坪及错车道等。 2.一般路基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答:选择路基断面形式,确实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选择路基填料与压实标准确实边坡形状与坡度;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附属设施设计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