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音乐_《流行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48: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在给学生讲《流行风》一课时,我提前筹备很多,因为这可以说是学生当下最感兴趣的一堂课,但我当时就想,如果这节课就带着学生把他们感兴趣的流行歌曲和歌曲全部听完,好像失去了新课程中强调德育升华的这一精华。

今天,我的感悟由此至深,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针对目前学生当中的偏爱流行音乐的现象,力求在教学当中作一些相应的调整,把流行音乐中一些典范的典范适当的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主角,从而努力摸索出一条适合于现代中学音乐教育的新门路。我想这也是许多同行们的欲望,但是如果连我们自己都还没有对艺术歌曲民族民歌和流行音乐的概念特点有充分的理解掌握,足够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不能从精确的角度、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对民间歌曲与流行音乐还有艺术歌曲的依存关系有充分的理解,就不能够在引入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同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也不能够更好的利用校园这块主阵地为弘扬我们对学生对音乐有足够的鉴赏能力,有选择的欣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的为音乐文化做出有益的贡献。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对通俗歌曲有一定的了解,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手和歌曲,但并没有一个合适的方向、标准去判断,去选择好的流行音乐。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探讨使大家都能够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去选取自己喜欢的通俗音乐。

效果分析

我在设计“流行风”这一课时,力图通过用聆听、对 比、分析、探讨、表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演唱方法和风格特征,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美,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 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这四个基本理念,并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这正对应了导课中学生对流行歌曲迷茫性的解释,学生听完本课,自然会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选择地听”正是我要告诉他们的。

【教材分析】通俗歌曲因其通俗易懂,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得到许多中学生的喜爱,因此,流行歌曲进课堂是现代音乐教学改革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本课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欣赏通俗歌曲。教材选取的三首通俗歌曲《思念》、《懂你》、《好汉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让学生感受体验到不同的通俗歌曲的风格。本课也渗透了相关的音乐知识——通俗音乐的概念和特点,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通俗音乐与传统古典音乐的区别,为学生欣赏通俗歌曲打下了理论基础。三首歌曲流行的时间比较久远,学生会有距离感,然而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越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才是真正流行的。 评测练习

1. 对比聆听艺术歌曲《我爱你中国》、民歌《茉莉花》和通俗歌曲《思念》片段,谈谈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民间歌曲各有哪些不同风

格?各有哪些特点?

2. 随着录音唱一唱《思念》《懂你》《好汉歌》也可以用卡拉OK的形式,演唱这几首歌。

3. 你对《思念》《懂你》《好汉歌》的主题思想以及他们的演唱风格有何评价?

4. 为什么说通俗音乐中的流行歌曲“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你对社会上所谓“追星现象”怎样认识?

5.你最喜欢的通俗歌曲有哪些?列举你喜欢的歌曲和歌手。

在给学生讲《流行风》一课时,我提前筹备很多,因为这可以说是学生当下最感兴趣的一堂课,但我当时就想,如果这节课就带着学生把他们感兴趣的流行歌曲和歌曲全部听完,好像失去了新课程中强调德育升华的这一精华。

今天,我的感悟由此至深,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针对目前学生当中的偏爱流行音乐的现象,力求在教学当中作一些相应的调整,把流行音乐中一些典范的典范适当的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主角,从而努力摸索出一条适合于现代中学音乐教育的新门路。我想这也是许多同行们的欲望,但是如果连我们自己都还没有对艺术歌曲民族民歌和流行音乐的概念特点有充分的理解掌握,足够的了解和清醒的认识,不能从精确的角度、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对民间歌曲与流行音乐还有艺术歌曲的依存关系有充分的理解,就不能够在引入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同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也不

能够更好的利用校园这块主阵地为弘扬我们对学生对音乐有足够的鉴赏能力,有选择的欣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的为音乐文化做出有益的贡献。 课标分析

本节课所依据的高中课程标准指出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对音乐历史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 通过聆听三首不同内容、不同 情绪、不同演唱风格等等的歌曲,目的在于其一是让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其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同时也为下一步的活动作铺垫。

高中音乐_《流行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b5b89ffo758u602x74s2b61z97l7x017n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