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人 高立成 审核人 吴刚
青云实验中学初一数学同步练习
1.2 活动 思考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实验、操作、猜想和归纳等数学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 2.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3.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
日 期 9/3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4.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感受“数学地”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感受“做数学”的乐趣与收获,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学习重点】
经历活动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后引导学生对活动的思考. 【学习难点】
恰当指导学生活动,及时引导学生思考. 【学习过程】 一、问题引入
谁听说过高斯(Gauss,德国数学家)?来跟大家说一说.高斯十岁时,他的老师出了一道题:1+2+3+4+……+100=?
1+100=101,2+99=101……,则有:1+2+3+4+……+100=101×50=5050. (设计目的:通过讲述高斯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遇到问题时应该开动脑筋,仔细观察,总结规律.) 二、探索活动
活动1:如何由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得到一个正方形?完成后提问:为什么这样剪出来的图形是正方形?用这张长方形纸片还能剪出什么图形? 学生分别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制作.
活动2:用火柴棒搭三角形.投影展示:搭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搭并找规律.
搭1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 根; 搭2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 根; 搭3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 根; 搭10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 根; 搭n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 根. 活动3:观察投影上的月历并找规律.
(1)图中方框中的四个数有什么关系吗?
(2)图中方框中的九个数有什么关系吗?
(3)思考:小明一家外出5天,这5天的日期之和是20,小明几号回家?
(设计目的: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受、理解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三、课堂练习
1.春秋时代,人们用算筹摆放图形:
来表示1、2、3、4、5、6、7.你
认为他们会用_________图来表示“8”,用 图形来表示“9” .
2.小凡在计算时发现,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他从中发现了一个规律?你能根据他所发现的规律很快地写出111111111×111111111=__ __.
3.用小木棍摆成如图所示的三个“中”字形图案,依此规律,则第20个“中”字形图案需_ _根小木棍.
4.由火柴棒拼出一列图形,每个图形由几个正方形组成,通过观察发现:
(1)组成4个正方形的火柴棒根数是 ; (2)组成5个正方形的火柴棒根数是 ; (3)组成100个正方形的火柴棒根数是 ; (4)组成n个正方形的火柴棒根数是 . 6.根据规律填空
(1)1,1,2,3,5,8,13,21, …; (2)8,5,2,-1, … (3)1,3,6,10, ,21,… (4)1,4,9,16,25, … (5)2,5,10, ,26… (6)2,4,8, ,32… (7)1,-3,7, ,31…
五、课后作业
1.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第3个图案由10个基础图形组成……则第5个图案由_______个基础图形组成.
2.如图,在图1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4个,在图2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7个,
在图3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10个,……,则在第个图形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 个(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3.一个数减去2,加上6,然后除以5得7,则这个数是 ( )
A.35 B.31 C.20 D.26
4.瑞士中学教师巴尔末成功地从光谱数据中得到巴尔末公式,从而打
开了光谱奥妙的大门。请你按这种规律写出第七个数据是_________.
5.观察下列算式:3=3,3=9,3=27,3=81,3=243,3=729,3=2187,3=6561,
通过观察,用你所发现的规律确定3
2000
1
2
3
4
5
6
7
8
的个位数字是 ( )
A.3 B.9 C.7 D.1
8.杨辉三角形,杨辉三角形斜边上1以外的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数之和,如图.写出第六行的各个数字.
9.一列扬州开往南京的火车,已知火车途中要依停靠两个站点,如果任意两个站点间的票价都不同,那么请你想一想:
(1)在这些站点之中,要制作多少种不同的票? (2)在这些票中,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