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本科毕业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1:17: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跟踪,可以借鉴国内外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对客户的个人信息、用卡习惯进行分析,归纳持卡人消费习性和潜在风险的特征,并在审核和授权环节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信用卡使用风险,减少给银行资金带来的损失风险。在实务操作中,我国各大银行对于信用卡的风险管理仍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系统、有效监控和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整体机制,因此研究信用卡风险对促进银行业务的管理及规避风险起到创新的作用,推进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保障银行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信用卡风险概述

(一)信用卡风险的定义

信用卡风险可以被定义为:信用卡发卡机构在信用卡经营或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利因素造成资金损失的不确定性。

信用卡在我国实行和使用的时间很短,信用卡风险管理目前仍处在成长阶段。对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内涵一般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信用卡发卡机构为防止和减少信用卡资金损失,在经营管理中,对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对消费者刷卡时进行监控防范倒刷以及套现的现象等多种措施,保障信用卡资金安全和获得最大效益以及最高的客户满意度的过程。

另一种解释是发卡机构为实现信用卡经营带来更大的收益,在信用卡发卡过程中,运用规范系统的方法,对信用卡风险进行识别、分析潜在的危险客户群、及时发现处置信用卡资金损失的活动过程。 (二)信用卡风险的特点

信用卡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风险的滞后性。信用卡具有“先消费、后还款”的特点,决定了持卡人无须预先存款就可以刷卡交易的特性。同时根据信用卡业务实施的发卡条例,持卡人有一定期限的还款免息期。在免息期内,发卡银行无法完全监控持卡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只有在贷款进入到最终免息期,持卡人到最终还款日时,银行才能真正确定风险损失的程度及利害关系。

二是风险的分散性。由于信用卡持卡人分散在全国甚至世界各

地,持卡人从事的职业也不尽相同,消费行为初衷不一样,消费能力更是不能计算清查。而且持卡人用卡也会随其身处不同城市而呈现明显得使用地区的消费特性。这使得信用卡风险也因此而表现为分散性特征。

三是风险的多发性。信用卡持卡人总量大、消费频率高、持有信用卡的卡种类别繁多,消费趋势也比较多,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很多无法预料的潜在风险。

四是风险的复杂性。信用卡风险产生的因素较为复杂,仅因欺诈因素引致的风险就包括伪造假卡进行消费诈骗、伪造消费者信息进行申请信用额度、卡片丢失及被盗、账户保密风险防范意识过低、网上黑客盗取持卡人信息等。 (三)信用卡风险的类型

信用卡是商业银行的一项新兴的结算业务,与银行传统柜台业务一样经营的都是货币这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两者在资金上的安全性是相对的,风险性是绝对的,具有商业银行在经营上的一般特性,也有着和商业银行的其他业务相类似的风险,具体如下: 1、信用风险

银行传统业务的信用风险是由于借款单位或个人在借款到期后,不能履行契约约定的事项,无力偿还或不愿偿还借款,致使银行借给消费者的款项不能如期收回而遭受损失的一种风险。而信用卡的信用风险是特指持卡单位或个人在用卡透支后,由于发生经济问题或者主观故意不能按信用卡章程规定的期限,或发卡机构与持卡人事前协定的透支期限,归还借款的本金和利息所产生的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恶意透支。是最隐蔽的的信用卡犯罪手段。是最常见的信用卡犯罪手段。是最难防范的信用卡犯罪手段。

第二谎称未收到货物而拒绝还款。持卡人在收到货物后提出异议,谎称从未进行该笔交易或者有交易但迟迟没有收到货物而拒绝还款。

第三虚假挂失。假装信用卡丢失,通过银行柜台或者电话客服办理挂失手续,让商业银行止付这一很短的时间差,大量透支使用。

第四利用信用卡可透支的金额,发放高利贷,从而长期无成本占用银行资金以便自己谋取暴利的目的。

一般来说,拖欠还款超过6个周期就可以定义为坏账准备注销该卡用户信息,对于宣布个人破产的商业银行应及时列为坏账注销。由于信用卡是三免的信贷方式,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最主要的损失来源之一。信用风险所带来的坏账损失,不仅直接减少了银行的利润,而且间接的监管机构会因此要求商业银行提供更高的资本准备金,这是因为资本准备金是根据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而定,特别是新巴塞尔协议在更大程度上把资金要求与信用风险挂钩。这样促使商业银行对持卡人的审批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如果信用风险损失太大超过预期水平,会产生巨大的资本危机,如果控制不当,则会使银行或信用卡公司破产。[4] 2、欺诈风险

信用卡的欺诈风险是指由于信用卡遭人冒名申请信用卡、伪造信用卡、盗领信用卡、失窃信用卡等原因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欺诈类型主要有:

第一冒名申请。以虚假的身份证明和资信材料申请信用卡,获的商业银行的批后,取得卡片立刻进行欺诈消费或套取现金。

第二伪造卡。先利用高科技手段窃取真实的信用卡客户资料,然后再根据非法获取的信息伪造一张全新的信用卡,并且信息与原卡主完全匹配一致,进行伪造诈骗。

第三遗失卡或被盗卡。信用卡在邮寄或使用过程中不慎丢失或被他人盗取,激活后被他人盗刷。

第四特约商户欺诈。主要是特约商户的不法雇员,禁不住现金诱惑,通过伪造交易资料骗取收单机构交易款。 3、操作风险

信用卡的操作风险是指发卡机构因管理和流程上的操作不当或疏忽大意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卡机构内部员工疏忽,有故障制度不循守、违规操作,对流程执行的力度不够,对检查审核的严谨度不够,这些都有可能会造成不应发生的风险。

第二审批政策及后续流程漏洞造成的损失。

第三相关配套的软件设备和硬件设备安全性较低,不能及时分辨客户群中潜在的风险,这也有可能造成损失。

目前,我国还在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系统出错、人员出错和不可抗力错误的情况经常发生,给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很高的屏障。然而操作风险是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内部的风险,只要管理人员严格把关、措施补救及时得当,操作风险还是比较容易控制并且可以降到最低程度。 (四)信用卡风险与一般银行业务风险的差别

信用卡风险与银行传统业务风险虽然存在一些共同特征,但仍然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质不同

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是企业或者个人根据需要向银行提出借贷申请,获批后与银行之间的关系是借贷关系,企业经营风险、居民投资风险都集中体现为银行风险,资金损失表现为沉淀资金和呆滞贷款;而信用卡风险是持卡人大量透支后长时间不还贷款或恶意透支,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一种欺诈行为。这两者资金损失的性质不同。 2、对象不同

银行传统信贷业务主要投资方向侧重于工商企业,随着个人购房贷款以及消费贷款的业务的开展,个人客户也迅速增加,但从银行能获得批准的信贷额度是有限的。因此,以工商企业为主要的对象造成了这一种风险现象。信用卡有单位持卡人及居民个人持卡人两种形式,盖两种消费持卡人都能在规定额度内善意透支,通过信用卡取得银行的临时消费信贷,其中,个人客户占据了绝大多数。因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主要对象则是个人居多。 3、方式不同

银行传统贷款业务是通过合同明确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对贷款用途、期限、利率等都做出了相应规定,由银行监控,其风险主要是法人风险。而信用卡是以规章制度为约束,没有明确约束每一位客户,消费者以个人信用为前提,申请办卡协议为合同,认卡不认成分,刷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本科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b9jm2rdib2teb88j4i568ub00wtu60063x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