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 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化学方程式与质量守恒: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与生成物的原子质量守恒。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 (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 ) 3、含义 以2H2+O2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水分子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
点燃
2H2O为例
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几种单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无色透明,八个正三角形组成 。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鱼鳞片状固体。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4. C60: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因此又名足球烯。C60是单纯由碳原子结合形成的稳定分子,它具有60个顶点和32个面,其中12个为正五边形,20个为正六边形。 C60具有金属光泽,有许多优异性能,如超导、强磁性、耐高压、抗化学腐蚀、在光、电、磁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用来做刀具刃,用来保存文字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生成炭墨的实验:说明,蜡(可扩展为有机物)不完全燃烧可以生成炭黑。冷碟子需要靠近内焰,这样内焰附近的一部分蜡就来不及完全燃烧,而是生成了炭黑附着在碟子上。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29)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