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掘进工作面大倾角上山施工安全管理
[摘要]随着锚杆支护工艺的不断发展,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本文论述了煤矿掘进大倾角巷道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提出了安全技术管理和具体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大倾角上山施工;顶板管理;安全管理
煤矿大倾角上山施工一直是掘进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的难点,特别是顶板草帽顶管理、大倾角上山迎头煤壁防片帮管理、行人、斜巷运料安全、溜煤道管理等各个环节,若施工中采取的措施不完善,将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同时严重制约了巷道掘进的速度。下面以Ⅱ468风巷大倾角上山施工为例,谈谈施工中的安全施工过程控制与管理。
一、Ⅱ468风巷情况概述
刘桥一矿Ⅱ468风巷全长658m,层位位于3、4煤,跟三煤顶板施工,采用锚梁网索支护,断面:净宽×净高=3600×2600mm,顶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厚1--3m,其上为细砂岩3.7m,泥岩2.0m,岩性整体较好,但直接顶草帽顶发育,根据矿地质预报,巷道施工过刘桥向斜轴后,度数平均在26—36°之间,最大度数40°左右,巷道大倾角上山段长度260米。
二、大倾角上山施工过程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
1、在顶板草帽顶管理上:根据收集巷道内草帽顶掉落的位置,大小,岩性进行分析,其成因主要是由于其巷道顶板一层为2m左右的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这种结构体是沼泽中高大乔木生长所引起的树干基部隆起或翘曲以及伴随产生的沉积.成岩作用过程中的差异压实造成的.以裂隙为界面的锥形岩石块体。属于典型的河漫沼泽、湖泊沼泽沉积环境。煤矿现场谓之”草帽顶”。因煤巷掘进后,顶板面临空,若支护不当,这种岩石块体便可能坠落,但在坠落前其征兆并不明显,致使施工和安全生产受到影响。对此,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施工中要加强“敲帮问顶”制度,1)在爆破后及锚杆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对巷道顶板进行严格的敲帮问顶。2)迎头进行敲帮问顶时,如发现顶板出现裂隙或声音异常,在使用打顶工具找不掉的情况下,必须在顶板出现裂隙或声音异常的地段打设液压单体作为临时支护,并及时进行永久支护。3)临时支护形式:带帽点柱临时支护。材料及规格:液压单体(7根)。单体规格:DWX-25型轻型液压单体支柱,最大高度2.5m,初撑力30KN。两面平木板(长3200mm、宽200mm、厚70mm,长度根据现场尺寸确定,确保木板两端距肩窝不超过300mm距离,防止大块矸石从肩窝出掉落)4块,2块备用;使用乳化液泵进行注液加压。4)及时把临时支护材料运到迎头、均匀布置在空顶区域内升上劲,液压单体间距1600mm,第一排单体距永久支护距离为600mm,第二排单体距第一排单体距离为600mm,用单体把网抵在顶板下,然后再打顶板锚杆,顶板锚杆打装完成后,方准去掉临时支护。5)对于草帽顶掉落处,要在其严格遵守掉到哪、锚到哪的原则,并保证施工的锚杆紧贴岩面,扭矩不小于150Nm。
2、在迎头煤壁管理及防片帮管理上:1)严格按爆破图表进行打眼放炮。2)由于上山施工度数较大,巷道采用台阶施工法,每班施工时,迎头煤壁保持铅直迎头煤壁中上部放炮深度要比下部深400mm~600mm,使迎头煤壁上部向里缩,防止迎头煤壁片帮伤人。3)放炮后,对迎头顶板及煤壁进行敲帮问顶后,及时使用临时支护,并对迎头煤壁及时采用打锚杆挂钢笆网或使用轻型单体配合大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