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全面详尽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3 3:22: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整体性(课本P85案例1,P87~89案例2和案例3)

⑴形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大气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⑵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2.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课本P86) 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 各要素共同参与,依赖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①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的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的溶解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这是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途径;②氧气的平衡: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消耗氧气;③物种平衡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地区,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三种地域分异规律(课本P91~94)

★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 地域分异规律 定义 ★主要成因 ★主要分布地区 低纬和高纬地区 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伸展成条带状,沿着纬度变化作有 规律的更替,即南北更替 极递减。以热量为基础 从沿海向内陆的 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致与经线平行 地伸展成条带状,沿着从沿海向内 陆的方向更替,即东西更替 由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差异大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地 域分异规律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体沿等高线方 向延伸,从山麓向山顶更替 低纬的高山地区 3.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分布现象。例如:⑴沙漠中的绿洲;⑵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缺失

★4.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的对应关系(课本P39图2.16,P91图5.6)

表1. 气候分布规律图 表2. 陆地自然带

大陆西部 大陆中部 大陆东部 冰 原 气 候 苔 原 气 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西部 大陆中部 大陆东部 冰 原 带 苔 原 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17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

18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全面详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bcwo1onzd6et871df8g8njyy26yqz018ie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