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下颌尖牙出现的年龄( ) 37.C 38.上颌中切牙出现的年龄( ) 38.B 39.下颌第三磨牙出现的年龄( ) 39.H 【X型题】
40.学龄前期儿童观察特性包括观察( ) 40.ABCD A.目的性 B.精确性 C.持续性 D.概括性 E.逻辑性 41.学龄儿童观察能力的发育表现为哪4个阶段( ) 41.ACDE
A.认识个别对象阶段 B.认识时间联系阶段 C.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D.认识因果联系阶段 E.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42.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育( ) 42.ABCDE A.残疾与慢性躯体性疾病 B.成熟度与智能 C.家庭因素 D.教育方式 E.长时间看电视
43.儿童心脏发育是跳跃式的,下列哪些时期发育最快( ) 43.AC A.7岁前 B.青年期 C.青春期 D.成年期 E.老年期 44.学龄儿童不适合进行的活动 ( ) 44.ABD
A.举重 B.拔河 C.弹钢琴 D.双杠 E.行走
4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药物治疗目的,包括下列哪4项 ( ) 45. ABCD A.减少烦躁不安 B.改善社会交往的技术 C.改善认知行为 D.改善精细共济运动 E.提高智力水平
46.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下列哪3种表现为特点 ( ) 46.ACD
A.多动 B.智力低下 C.注意力不集中 D.参与事件的能力差 E.癫痫 47.学龄前期儿童的个性主要包括( ) 47.ABCDE
A.倾向性 B.心理特征 C.自我意识 D.心理过程 E.心理状态 (二)名词解释 1.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学龄前期指3周岁后(第4年)到人小学前(6~7岁)的时期。
2.学龄期
学龄期学龄期,又称儿童期,指从入学起(约满6~7周岁)到12周岁进入青春期前的时期,也是小学阶段的时期。
3.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组成个性的一个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 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使个性各个部分整合、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正是自我意识。
4.具体形象性思维
具体形象性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而主要不是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即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儿童的这种具体形象思维,是跟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分不开的,是跟随儿童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分不开的。
5.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
49
6.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进入小学期以后,小学生能进行评价的对象、内容和范围都进一步扩大,这也使小学生的自我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主要表现为:①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②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并表现出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③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7.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的能力差,但智力基本正常等表现为特点。14岁以下儿童的患病率约为7%~9%,半数患儿4岁以下起病,男:女为4~6:1。
(三)简答题
1.简述学龄前期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 (1)神经系统重量增加;
(2)神经细胞的树突和轴突数量仍继续增加以及“修剪”。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新生儿期只有脊髓水平与脑干髓鞘化,随着生长逐渐向大脑皮层发育;
(3)大脑半球的偏侧化也仍在继续,左右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3岁儿童踢球或拿东 西时可能左右都常用,6岁时则基本定型; (4)学龄前期儿童睡日民时间有一定规律性,平均每Ft睡眠时间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 (5)个体大脑各区成熟的路线为枕叶-颞叶-顶叶-额叶。到学龄前期末期,大脑皮层各区都接近成人水平,7岁时连发育最晚的额叶也基本成熟。这就为学龄前期智力活动的迅速发育和接受教育提供了可能。
2.简述学龄前期儿童言语发育的主要表现。 此期言语的发育,主要表现:①语音方面,声母、韵母的发音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 所以学龄前期是儿童学习语音的最佳时期;②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 词类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主动词汇)不断增加;③从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语法结构,语 言表达能力有进一步发育;④从外部语言(有声语言)逐步向内部语言(无声语言)过渡,并有 可能初步掌握手书面语言。
3.简述学龄前期儿童词汇的发育特点。
学龄前期儿童词汇的发育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①词汇数量的增加,在婴幼儿期词汇发 育的基础上,学龄前期儿童是词数继续增加较快的一个时期;②词类范围扩大,学龄前期, 握的实词和虚词进一步扩大,并仍以名词和动词占最多数,但名词和动词在各类总词汇中所 占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③积极词汇增长,学龄前期儿童的积极词汇随年龄的增加而 不断增加,并使消极词汇不断转化为积极词汇。
4.简述学龄前期儿童言语表达能力的发育。 (1)各类句子的变化;
(2)句子的字数进一步增加;
(3)口头表达能力的顺序性、完整性和逻辑性的发育;
(4)连续性表达能力的发育:学龄前期阶段,随着实际活动的发展,以及集体生活的展
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