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社会学》自学重点范围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21:41: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自学重点范围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的过程

第一节 研究过程

1、社会学的两种知识结构的划分

社会学的知识结构有几种划分方法,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是按社会学的课程划分:一般社会学(或者叫社会学的一般理论);分支社会学(或称部门社会学);社会学方法。

第二种是按知识的特征来划分:社会学理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社会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社会学的经验研究。

无论哪种划分,社会学研究方法都是社会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包括哪三个层次

社会学研究方法可概括为三个层次: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的研究技术。 1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有着两种基本的哲学和价值倾向,即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定量研究)和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定性研究)。 研究逻辑概括为:理论-→假设-→观察-→概括或检验-→新的理论??周而复始,无限循环的过程,它的优点在于没有始点,也没有终点,研究工作可以从任何一点开始,许多研究往往只包括其中一个或几个阶段。

社会学研究都是在一定的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从广义上讲,任何一种理论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2研究方式:也称研究法,是指可以独立完成某项特定的社会学研究任务的具体形式,主要有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四种。

3体的研究技术指的是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特定手段、技术以及操作规程。比如调查研究过程中的问卷法、抽样方法及统计分析技术和统计软件的应用技术等,都是具体的研究技术。

3、什么是方法论? 什么是方法论呢?

方法论处于方法知识体系的最高层。是研究方法的原理、原则体系,它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社会学研究的价值倾向、社会学基本理论范式,以及研究的逻辑体系。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有着两种基本的哲学和价值倾向,即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和人文主义的方法论。

社会学研究都是在一定的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从广义上讲,任何一种理论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4、什么是研究方式

研究方式:也称研究法,是指可以独立完成某项特定的社会学研究任务的具体形式,主要有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四种。

5、什么事具体的研究技术

具体的研究技术指的是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特定手段、技术以及操作规程。比如调查研究过程中的问卷法、抽样方法及统计分析技术和统计软件的应用技术等,都是具体的研究技术。

1

6、两种类型的经验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社会学经验研究是既不属于理论,也不属于方法一类的知识,但这些研究离不开理论指导和方法的运用,它是经验知识的积累,是社会学知识体系内极其重要珍贵的一部分。 两种类型的经验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1、社会学家进行描述性研究的目的:弄清何时(when)、何地(where)、什么人(who)、发生了什么事(what),并运用统计数据和调查资料来描述社会现象。常见的描述性研究如犯罪统计、人口统计、舆论调查、电视收视率调查等等。

2、解释性研究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社会学一直感兴趣的问题是:事物为什么会发生?比如离婚率为什么上升?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有哪些影响?

其实有很多深入的经验研究都包括这两种类型,多是客观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估预测。比如: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费孝通的《江村经济》 ,布思的《伦敦居民的生活和劳动》,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以及毛泽东领导进行的一大批农村调查等。 社会学的经验研究记录当时社会的基本情况,给人以知识,给理论研究者以事实依据,是社会学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7、什么是概念

概念:构筑理论的砖石,是对研究范围内同一类现象的概括性表达。

分类:实体概念--可直接观察到的人事或现象,如游行、青少年、建筑物等; 非实体概念--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如友谊、和平,社会关系、社会剥夺、社会歧视等。 社会学涉及的许多概念都是非实体概念。 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概念体系,包括理论的核心概念如马克思理论的“阶级”和“异化”概念,韦伯的“科层制”等;还包括专业术语,如社会事实、社会化、社会地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学术语。

概念都是通过概括和抽象而得到的,只是抽象程度不同。抽象程度低的概念比较容易观测和操作,但包含信息量较少,反之,抽象程度高,包含的信息量大,但不容易在经验研究中运用,所以要对概念进行具体化。 8、什么是变量

变量: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它是通过对概念的具体化而转换来的。如“人民”概念 的 具体化界定为:一个国家的所有人,这时就成了变量。青年:身体发育成熟,体力与智力处于旺盛增长阶段的人们。变量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状态或属性,它反映了概念的可变动性,在规模、重量、速度、程度上变化的方式。如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等都是变量。

为了进行有效的经验研究,要使用变量语言,因为它具有明确性和可观察性。

9、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相联系形成哪几种关系 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相联系形成: 相关关系--无法区分哪个因,哪个果,互为因果,如交往次数增加伴随着感情的增加,正相关。

因果关系-- 一个变量变化引起另一个变量变化,如社会整合程度影响越轨行为。现代化程度提高伴随人们直接交往减少,负相关。

虚无关系--说明从某一个变量的变化很难预计到另一个是以怎样的方式发生变化的。

例如:性别与人才的关系,从性别差异中很难预则出他/她是否能够成才。在数据的统计分析中,通常要对虚无关系(虚无假设)进行检验,如果虚无假设被否定,那么对命题中各变量的关系就给予了更令人信服的证实。

2

10、什么是假设,其在研究中作用有哪些 假设(hypothesis)

(1)定义:是关于两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之间联系方式的尝试性(含有目前未获得充分证据的意思,因而只是一种尝试性假设。)陈述。它是在在研究之前提出的待检验的命题(是指对现象之间关系的陈述。),可以直接检验的,来自演绎或经验观察。它在研究中起相当重要作用。

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假设必须能够以变量语言来表述。

(例1、人类行为,像政治、经济行为,犯罪行为等是由社会和社会环境塑造的。 例2、父母观念影响子女择偶标准。 例3、未婚大龄青年学历都比较高。 例4、高收入家庭在娱乐上花费较高。

例5、启发互动式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验证假设过程中逐渐。 )

11、什么是经验概括

经验概括(Empirical Generalizations)

通过对大量事实的观察而归纳出来的,它的经验色彩较浓,抽象程度较低。

例如:“随着工业化程度提高,人们的读写能力也提高”,这一命题就是一个经验概括,只要对一些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进行过观察就能得到这一概括。 经验概括大多是关于事实的陈述,它一般不包含人们对事实的理性认识。但经验概括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使研究者从预料不到的事实中或偶然发现中得到启发与“顿悟”,从而提出一些新的概念和想法,以此为线索来建立新的理论。

12、从经验概括到理论的四个步骤是什么

由经验概括到理论就是运用创造性的想象和思维的抽象来完成的。下面以迪尔凯姆的研究为例来说明从经验概括到理论的四个步骤: (1)建立解释项的抽象概念

解释项是说明原因的。迪尔凯姆在经验概括中陈述了一些变量(如宗教信仰、居住地、社会阶层、性别)与自杀率的关系,这时他要思考的问题是,这些变量的共同特征或普遍意义是什么?也就是说,如何用这些变量中的某种含义来解释自杀率的不同。他从共同特征抽象出解释项的概念:社会整合或社会一体化(social integration)程度。 (2)建立被解释项的抽象概念

被解释项是结果,是需要被说明的。迪尔凯姆接着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来理解自杀这一现象呢?它表现何种更普遍的现象呢?经过主观思维的运作,他将自杀归为与犯罪、反叛、抗议等同一类的现象,它们的特点都是不正常的,反常规、反社会或偏离社会规范的现象,由此,他建立了被解释项的概念:越轨行为(deviant behavior)。 (3)建立理论命题

将解释项与被解释项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理论命题:社会整合程度影响越轨行为。这里的概念之间关系是以经验中的变量关系为依据的;但统计概括只是发现和陈述经验资料中存在的相关关系,而理论命题则可根据因果判断将相关关系表述为因果关系。 (4)建立命题体系

社会整合程度是在社会关系的层次(群体层次)上描述社会凝聚力的大小,它的测量维度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但人的行为是直接受动机或态度影响的,也就是说,对自杀行为有影响的因素还应包括心理层次(个人层次)中的心理整合程度,它的测量维度是心理(精

3

神)反常--心理(精神)正常。心理整合程度与社会整合程度有关,但又与后者不完全相同。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和对概念的精确定义,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理论命题。如下: ① 越轨行为的比率与个人主义程度成正比; ② 越轨行为的比率与集体主义程度成反比; ③ 越轨行为的比率与心理反常程度成正比; ④ 越轨行为的比率与心理正常程度成反比。

将这些抽象命题按其逻辑关系联系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理论,它的基本形式是:

+ ←-→ - ←-→ 社会整合程度 心理整合程度 越轨行为

这一理论可以解释许多具体现象,由这一理论还可推演出一些未被观察到的、但可以被检验的假设。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讨论

1、社会学家通常使用两种研究方法: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

在最一般意义上讲,社会学家使用两种研究方法: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它们分别来自于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

2、定量方法的概念和特点

定量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s):用于研究可以用数量来测量的变量--例如收入、年龄和教育水平。

定量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它是从一组单位中收集各单位的可对比信息,只有对这种信息才有可能进行计算,并进而对资料作更广泛的定量分析。定量方法的优点在于:它的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较高,逻辑推理比较严谨,因而更客观、更科学。只要有可能,大多数社会学家都使用定量方法。

但是在人类事务中有许多情况不能用数量来测量,至少用数量表示是很不容易的。甚至有些社会学家会觉得定量方法可能还会损害和歪曲所研究的社会现实。 3、定性方法的概念和特点

定性方法(Qualitative methods):运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社会现实,而不是进行数量的测量。定性方法无法对不同单位的特征作数量上的比较和统计分析,它只是对观察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在研究社会互动时,研究者使用这种方法。

在社会研究的四种研究法中,统计调查和实验法属于定量方法。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属于定性方法。

4、社会研究中的客观性和伦理学涉及到:客观性和偏见、社会研究中的伦理问题、道德中立

(一)客观性和偏见

社会科学家在研究中所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客观性问题,即如何保证你的调查的客观性,不受感情、道德和偏见的影响。社会学家在解决客观性问题时,一方面是通过学科内容的组织方式,另一方面是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社会学的知识来源于很多社会学家的研究,通过别的学者对相似问题的检查和权衡之后,某个社会学家的特殊观点和偏见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弱化。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偏见,社会学的调查包括它所使用的方法和资料来源,几乎

4

总是公开报告,其他人可以试用同样的事实和方法来检验他们所得到的结论。 在社会研究中与偏见有关的另一问题是研究过程本身对被研究者行为产生影响。社会学家应该记住,社会学是关于人类行为的科学,人们会对研究过程作出反应——有时我们无法预见这些反应。这是所有社会科学家都共同面对的问题,即当被试者知道了别人正在研究他们时,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科学中,这一现象被称为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二)社会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因为社会家研究的是人类主体,所以他们必定面临着几个重要的伦理问题。

问题之一是对研究对象的选择。这个问题在实验中最为明显。如;为服刑后的人提供工作,或为贫穷儿童增加教育的费用等,社会学家怎样依据社会道德标准来决定谁将进入实验组(他们将得到特殊帮助),谁进入控制组(这些人根本不能获得任何帮助)。 问题之二涉及到进入到实验中的人员,强迫他们退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他们是否有选择的自由。

第三个伦理二难问题是社会学家想要知道隐私但被试者却拥有隐私权之间的矛盾。有的研究者可能采取不道德的方法或欺骗性手段。 学界一致认为:研究者必须保守研究对象的隐私,应该将自己的研究目的告知被研究者,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在研究开始之前,应该征得被研究者的同意。 (三)道德中立

道德中立是社会学和其他自然科学都会遇到的问题。在科学中,道德中立指的是不管研究者持何种价值观,都应该探索科学真理。

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在他们的社会科学著作中,他们必须坚持科学的精神,避免政治倾向,他们应该是学者,而不是社会活动家。也就是说他必须坚持道德中立至少是社会中立和政治中立,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会危及本应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的社会科学的地位。这一观点,有时也被称为价值无涉的社会学,它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

(价值无涉也就是价值中立,指的是社会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如何保持价值中立的问题。韦伯认为,尽管社会科学家在选择研究课题和研究角度上受其价值观的影响,单当他进入研究阶段后,在研究问题和得出结论时,只有将他们自己的观点放在一边,排除个人偏好或价值取向,他们才能发现解决问题的客观方法,才能得到客观的知识。这样一种“价值无涉”或 “价值中立”观点已为大多数社会学家所接受。)

但这一观点也受到了另外一些社会学家的反对。他们认为,假如社会学不能涉及政治和社会问题,它实际上等于是在维护现状。这些批评认为社会学家应该是学者兼社会活动家,并且应该使用调查研究来推动社会变迁。在争论中,许多社会学家拒绝道德中立,赞成更多地参与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中。

5

搜索更多关于: 《社会学》自学重点范围二 的文档
《社会学》自学重点范围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bkjc0ytar4n25r6n29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