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审计学作业5-12章
第1章 审计目标
1.审计的含义和理解要点?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区别?
2.审计五要素?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的关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和管理层的责任? 3.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审计工作的固有限制?
4.认定的含义与类别?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和与列报披露相关的等方面的具体审计目标有哪些?其含义如何?分别以营业收入、存货等为例,举例说明认定、具体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的关系? 5.审计的基本要求?职业怀疑和职业判断的概念及运用?
6.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的概念理解和关系?
第2章 审计计划
1.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审计工作的前提?审计业务变更的要求? 2.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基本内容?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包括的内容?
3.审计重要性的含义和理解?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的方法?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与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关系?重要性水平修改的原因?
4.重要性水平的评估需要考虑那几个方面?审计过程中识别出来的累积错报包括的内容?评估的尚未更正的错报汇总情况对(审计工作,即)审计程序和审计意见的影响?
第3章 审计证据
1.审计证据的概念、类别和特性?
2.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审计程序有哪些?总体审计程序和具体审计程序的关系?
3.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可靠性的判断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4.函证的内容和函证程序实施的范围?询证函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对函证实施控制的环节?
5.分析程序的含义?分述程序的目的和适用情况?
第4章 审计抽样
1.审计抽样的定义与基本特征?抽样风险的概念、种类及对审计的影响? 2.审计抽样的基本步骤和原理?影响审计抽样样本规模的因素?
3.PPS(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的概念和适用条件?PPS抽样的特征和优缺点? 4.传统的变量抽样方法?
第6章 审计工作底稿
1.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基本要求?专业人士的定义?
2.审计工作底稿的存在形式和内容?确定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时考
虑的因素?
3.审计工作底稿的结构?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和保管期限?
第7章 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程序的概念和内容?询问的对象和观察检查的内容?项目组内部讨论的目的和内容?
2.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总体内容与要求?每个方面具体需要了解的内容重点?
3.内部控制的概念含义、目标和构成要素?各大要素(特别是控制环境和控制活动)包含的主要内容?
4.控制环境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确定实施的审计程序时的总体考虑? 5.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程序(方法)?什么情况下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测试?
6.内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如何考虑财务报表的可审计性?
7.特别风险?对特别风险审计的考虑?仅实施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考虑?
第8章 风险应对
1.财务报表层次上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2.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的方法与思路? 3.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4控制有效性测试需要获取的证据?如果控制测试的时间在期中进行,针对剩余期间补充测试内部控制应当考虑有因素?
5.确定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分别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