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国道以西公路建设难度小,路网密度大 D.南部水资源丰富,可跨流域向北部调水
18.图中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该做法可以( )
①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 ②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 ③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 ④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2019湖南怀化三模,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阿里地区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北部,和克什米尔地区接壤。阿里地区是西藏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生态环境恶劣,人烟稀少,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
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的札达,其境内有一条气势恢宏的土质莽林,这就是著名的札达土林,札达土林属河湖相地貌。
阿里地区湖泊密布,玛旁雍错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城北35千米、冈仁波齐峰之南,是中国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水透明度最高的淡水湖,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湖中鱼类资源极其丰富,湖畔每年候鸟成群。
(1)根据札达盆地所处的地理环境,推测札达土林的形成过程。(6分)
(2)简析玛旁雍错湖水透明度高的原因。(6分)
(3)试结合当地的环境,简析玛旁雍错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6分)
20.[2019云南昆明一中摸底,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松嫩平原(见下图)河流纵横、沼泽广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前正在积极探索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1)概括图中0 ℃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8分)。
(2)分析松花江下游径流量较大,但季节变化较小的原因。(8分)
(3)简述松嫩平原发展绿色农业的区位优势。(6分)
21.[2019河南郑州一中摸底,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每年玉米收获后,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完成脱水干燥。
材料二 河西走廊及附近地区是我国贫困区之一。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完善基础设施,找准发展方向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基础。
(1)据图说明祁连山对绿洲形成的作用。(6分)
(2)说出戈壁滩成为种子天然晾晒场的优越自然条件。(6分)
(3)我国正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说明其对河西走廊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6分)
(4)简述贫困地区完善基础设施的方向以及对扶贫发挥的作用。(6分)
方法 中国区域的认知方法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瓜洲位于扬州古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瓜洲最早在大江之中,四面环水,后泥沙淤积,与陆地相连。古代瓜洲作为南北交通枢纽,地方富庶,有“江淮第一雄镇”和“千年古渡”之称。瓜洲从唐代到近现代都是文人荟萃之地,留下了大量赋吟瓜洲的篇章。后来,瓜洲一带的长江北岸因出现坍塌而后退,千年古镇瓜洲日渐衰落。
(1)“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汴水与泗水是古代淮河的重要支流)。试从地理角度解释其含义,并说明原因。(6分)
(2)简析瓜洲一带地势低平、水网稠密的原因。(6分) (3)瓜洲为文人荟萃之地,试解释其原因。(8分) (4)分析瓜洲衰落的原因。(4分)
1.A 由材料可知,该驴友沿河西走廊骑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山麓,沿途绵延的雪山只可能是祁连山,选项A符合题意。昆仑山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离河西走廊太远,排除B。天山和阿尔泰山位于新疆,离河西走廊较远,排除C、D。
2.D 材料信息表明,该驴友的家乡位于南方地区的成都,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春季来得早,草木发芽早,而河西走廊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差,春季来得晚,草木发芽晚,选项D符合题意。 3.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的经度接近120°E,而河西走廊位于100°E附近,两地地方时相差1个多小时,北京时间为20时,河西走廊才18时多,所以此时当地的天空仍有亮色,选项A符合题意。
4.B 由图可知,进入5月份,图中30°N以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之前有所增加,B对。清明节之前,32°N以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小于10毫米,A错。秋分前后,35°N以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大于10毫米,有些地方甚至高于50毫米,C错。7、8月份,35°N以北许多地区降水量超过10毫米,并没有出现严重的伏旱现象。
5.A 根据图中降水量空间变化及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可以判定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处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上,河流多东流入海,为外流区,A对,B错;我国东部降水及雨带移动受夏季风影响明显,C错;由图示信息无法比较该区域南北部的人口密度,D错。
6.C 芒种至小暑期间,即从6月初到7月初,该区域气温普遍较高,A错;芒种至小暑期间,塔里木河流域气温高,高山冰雪融化量较大,故塔里木河出现断流的概率较小,B错;该时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故北京比上海白昼时间长,C对;该时期南极大陆进入严冬,不是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D错。
7.【解析】 (1)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一般从来水量大、汇水时间短、排水不畅等角度分析。本题主要从南北侧支流长短及落差、下游排水条件等方面分析。(2)反对的理由主要从自然地理界线的过渡性、自然地理界线的变化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角度分析。 【答案】 (1)南侧支流短小,落差大,降雨时汇水时间短;(2分)北侧支流多且长,流域面积大,降雨时来水量大;(2分)上游落差大,水流急;(2分)中下游落差小,水流缓;(2分)洪泽湖为“悬湖”,排水不畅,洪涝灾害多发。(2分)
(2)南北方地区自然地理各要素具有过渡性特点,明确的界线有失科学性;(2分)自然地理要素在不同时期是变化的,这导致地理分界线也在变化;(2分)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分界线有向北推移的趋势。(2分)
8.D 从图中可以看出,1980—2015年江浙地区桑蚕产茧量下降,广东、广西等地桑蚕产茧量增加,可知我国桑蚕产茧量重心南移。
9.D 江浙一带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近年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故而江浙一带桑蚕产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产业结构调整。
10.A 广西比江浙地区纬度低,热量充足,养蚕的批次多;同时广西经济较江浙地区落后,且山地较多,适宜种桑的土地面积大且土地价格低廉。
11.A 由材料可知,本次运输从广西出发,途经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最后到达新疆。广西、贵州、重庆、四川位于季风区,甘肃大部分地区、新疆位于非季风区,因此该车辆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新疆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该车辆先后经过外流区和内流区。本次运输未经过柴达木盆地。本次运输过程中,车辆正午影子的长度是不断变化的。
12.A 南菜北运使蔬菜销售量增加,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南菜北运路途较远、时间较长,需要对蔬菜进行冷藏保鲜处理,加大了保鲜技术投入。南菜北运扩大了输出地的服务范围,可能会提升当地部分商业网点的等级。城市内部路网结构是根据城市规划形成的,受南菜北运影响较小。 13.A 国家规划发展呼包鄂榆城市群的重要意义在于立足其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推动产业分工协作和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14.D 高端能源化工产业的能源、原料投入较大。呼包鄂榆城市群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资源富集,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能为高端能源化工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燃料,有利于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呼包鄂榆城市群人口相对稀疏,并且高端产业发展要求劳动力素质较高。呼包鄂榆城市群高校科研院所相对较少,交通相对落后,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正在构建,交通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对外联系并不方便。
15.C 呼和浩特草原资源丰富,畜牧业发达,要重点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推进奶牛养殖加工一体化。稀土产业是包头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全市形成了包含稀土采选、冶炼、深加工以及稀土应用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鄂尔多斯煤炭资源丰富,要进一步提升煤炭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