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教案《 中国共产
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教材分析:
本框是上一框内容的深化,是从理论创新方面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学情分析:
学生对我国近代史已有所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一定了解,但理论与实际结合较少,要引导学生体会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
教学目标:
(C层)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B层)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是以人为本
(A层)运用:结合时政热点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知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方式,。这节课是上节课内容的深化,就是从指导思想方面了解执政的中国共产党。
【讲授新课】
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6页,思考几个探究性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它能得到长足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作为共产党人应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1
教师活动: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思考中国共产党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党在新世纪新阶段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教师提问:什么是“三个代表”
学生回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教师提问:如何理解“三个代表”的内涵?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指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体现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进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它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播放影片《走进新时代》《先锋颂》的有关片段和任长霞、牛玉
2
儒等事迹。
提出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应该怎样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它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它是具体的、历史的。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继续成为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就必须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决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也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广大人民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师活动:请结合自己知道的实例来印证以上观点。
学生发言: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志从警20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
3
登封人民称为“女包公”“任青天”。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幸因公殉职,群众自发为其送葬,人数达10几万人。
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在担任领导职务的20多年里,心系群众,勤政为民,于2004年8月因病去世。群众自发为其送葬,沉痛悼念这位优秀人民公仆。
教师活动:对以上实例,你有何感受?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作为青年学生,以模范人物为榜样,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课堂总结】
本节结合党的发展历程和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理解了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的政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课外作业】
(C层)1.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第一句话是:“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这充分地说明了(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 ③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B层)2.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A层)3.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尽管这些主张早已提出并被民间广泛传诵,但见诸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还是第一次。从政治生活角度看,这一做法( )
①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紧紧与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的 ②符合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说明中国共产党正确的履行了国家职能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层)4.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里的“建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 ( )
4
①科学执政 ②民主执政 ③参政议政 ④依法行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层)5.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胡锦涛总书记的上述讲话进一步强调了( )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③ 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要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④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板书设计】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 以人为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执政为民 (3)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