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安全规程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
1、 杨师傅在工作中,发现发生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情况,便不等待命令就立即拉开电源,事后杨师傅
立即报告领导,他的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安全规程。(×) 2、 电气设备着火时,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3、 钢丝绳与角铁可以直接绑扎。(×)
4、 无安全措施或未经安全技术交底的施工项目,你有权拒绝施工。(√) 5、 高空作业、杆塔组立应设安全监护人。(√)
6、 与受力方向一致的锚桩,可以利用树木或外露岩石代用。(×) 7、 严禁将电线直接勾挂在闸刀上或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 8、 机具应由了解其性能并熟悉使用知识人员操作。(√) 9、 施工用电线路开关箱熔丝可以用铜丝或铁丝代替。(×)
10、对违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的行为、隐瞒或阻碍事故调查的行为,
任何单位和个人只能逐级汇报,不得越级报告。(×) 11、我国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12、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不得接触高温、明火、化学腐蚀物及尖锐物体,不得移作他用。(√) 13、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
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4、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无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
施,无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15、 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
动车。(√)
16、氧气瓶的存放和保管时,可与乙炔气瓶混放。(×)
17、氧气瓶存放处周围lOm 内严禁明火,严禁与易燃易爆物品同间存放。(√) 18、乙炔气橡胶软管着火时,先停止供气,然后熄灭火焰。(×)
19、氧气软管着火时应先将氧气的供气阀门关闭,停止供气后再处理着火胶管,不得使用弯折软管的处
理方法。(√)
20、起重作业应由起重工担任指挥,指挥信号必须准确、清晰。(√)
21、焊接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气瓶距离明火不得小于l0m。(√) 22、乙炔气瓶使用时必须卧放使用,严禁直立放置。(×)
23、在移动有电源线的机械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不能带电搬动。(√) 24、短期合同工的安全管理、事故统计、考核与固定职工不同等对待。(× )
25、按分级管理原则,公司系统内上级单位负责确定下级单位安全生产目标,并考核其完成情况。 (√ ) 26、严格执行电力行业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与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敌人作斗争。(√ ) 27、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有权责令生产经营单位立即采取措施予以
排除;对重大的、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隐患,有权责令其停产整顿。(√ )
28、专项应急预案是公司或公司专业管理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订的应急预
案。(√ )
29、项目部应急预案应参照公司并结合工程项目所在地特点,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及其它方面预案。(√ ) 30、《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规定的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级(分公司)、工地级(项目部)、
班(组)级。(√)
31、《中国南方电网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规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因食物中毒和职业病导致伤亡,
经县以上医院诊断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调查,确认系员工本人疾病造成的,不按电力生产人身事故统计。(√)
32、建筑施工中的“四口”防护系指通道口、预留洞口(坑、井)、楼梯口、电梯井口。(√) 33、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时间越长,对人体伤害就越重。
(√)
34、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医院
救治的,应做好保护伤员的措施后再送医院救治。(√)
35、发现有高温中暑者,应立即将中暑者从高温或日晒环境中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用冷水擦浴、湿
毛巾覆盖身体、电扇吹风或在头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温。(√)
36、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
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 ) 37、企业职工无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 × )
38、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称作“三违”是安全生产所不允许的行为。( √ ) 39、伤亡事故具有偶然性,因此是不可预防的。( × )
40、具有电工类相关知识或经验的人员就可以从事电业作业。( × ) 41、应急响应预案中要包括事故状态检查和评价。( × ) 42、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 √ )
43、根据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事故未上报”是四不放过的原则之一。( × ) 44、事故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预防事故,而是为了处理责任人员。( × )
45、任何工作人员发现有违反《安规》,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应立即制止。( √ ) 46、从事特种设备的劳动者经过专门培训即可进行特种作业。( × ) 47、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操作。( × )
48、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或在调查中弄虚作假、隐瞒真相的应追究领导责任。( × ) 49、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称作“三违”是安全生产所不允许的行为。( √ )
二、选择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 A ,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A、生产安全事故; B、火灾交通事故; C、重大、特大事故;
2. 消防工作贯彻的 A 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
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安全第一、经效结合; C、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3. 国家实行生产事故 A 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
的法律责任。
A、责任追究; B、调查; C、举报。 4. A 是安全生产的“三大敌人”?
A、违章、麻痹、不负责任; B、违章操作、违章指挥、思想麻痹; C、违章、不负责任、思想涣散;
5.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 B 负责。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6. 工作负责人安排新来的临时工小李(无证)去进行爆破作业,小李拒绝执行,小李的行为 A 。
A、是合理的; B、违反规定; C、应该受到批评
7. 装设接地线应 A ,接地线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A、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 B、先接导线端,后接接地端; C、接地端、导线端同时连接
8. 所有施工的工程项目必须持 B 进行作业,所有施工的工程项目须经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进
行施工。
A、第一种工作票;B、安全施工作业票;C、第二种工作票
9. 配电箱应 A ,其结构应具有防火、防雨的功能,箱内的配线应绝缘良好,导线剥头不得过长,
压接应牢固。盘面操作部位不是带电体裸露。 A、坚固;B、美观;C、耐用。
10. 电气设备附近应配备适于扑灭电气火灾的消防器材。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首先 A 。
A、切断电源;B、灭火;C、离开。
11. 高处作业的平台、走道、斜道等应装设 B 高的防护栏杆和18cm 高的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 A、0.5m; B、1.05m; C、2.0m。
12. 高处作业区附近有带电体时,传递绳应使用 A 的麻绳或尼龙绳,严禁使用金属线。
A、干燥; B、潮湿; C、破旧
13. “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网、 A 。
A、安全带; B、工作服; C、工作鞋
14. 在四种安全色中, A 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的意思。
A、红色; B、蓝色; C、绿色。
15. 安全帽高温变形、帽壳破损、缺少帽衬、缺少下鄂带等,以及使用年限超过 C 的严禁使用。
A、6个月; B、12个月; C、24个月;
16.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规定的“四不放过”是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
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A 、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A、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B、资金未落实不放过; C、未制定整改措施不放过 17. ( A )是生产经营单位保障安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管理制度。
A、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C、安全生产条件 18.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 A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以防为主,消防结合,常备不殆 C、及时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理
19. 对于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从业人员做到会检查防护用品的可靠性、( B )、会
正确保养防护用品。
A、会修理防护用品 B、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C、会拆装防护用品 20. 南网方略中的安全理念是:一切事故都可以( A ) A预防 B避免 C消除
21. 验电时,工作人员应戴 ( C ),并有专人监护。 A. 护目眼镜 B. 棉质手套 C. 绝缘手套 22. 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 A )必须进行一次体检。 A. 每年 B. 每两年 C. 每三年 23. 上树砍剪树木时,应使用( B )。 A. 踏板 B. 安全带 C. 绝缘手套
24. 任何工作人员发现有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应( A ) 。 A. 立即制止 B. 进行提醒 C. 报告领导
25. 起重时,在起重机械的滚筒上至少应绕有( C )圈钢丝绳,拖尾钢丝绳应随时拉紧,并应由有经验
的人负责。
A. 三 B. 四 C. 五 26. 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B ) A. 恢复呼吸 B. 脱离电源 C. 保持清醒
27. 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双保险安全带,当使用( C )米以上长绳(后背绳)时,应加装缓冲器。 A. 1 B. 2 C. 3
28. 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C)m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A. 0.5 B. 1 C. 2
29. 在杆塔上作业转位时,( A )安全带保护。 A. 不得失去 B. 可以不用 C. 必要时使用 30. 钢丝绳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应报废(B )。
A. 钢丝绳长期未使用 B. 钢丝绳断股者 C. 钢丝绳失油 31. 当有工作人员高温中暑时,下列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C )。 A. 口服盐水 B. 用冷水降温 C. 用厚被子覆盖
32. 在居民区及交通道路附近挖的基坑,应设坑盖或可靠围栏,夜间挂( B )灯。 A. 黄 B. 红 C. 绿 33. 起重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 B )
A. 戴护目镜 B. 戴安全帽 C. 穿屏蔽服 34. 起重机具均应有铭牌标明允许工作荷重,(A )使用。
A. 不得超铭牌 B. 可以超过铭牌的1.3倍荷重 C. 可以超过铭牌的1.5倍荷重 35. 在梯子上工作时,梯与地面的斜角度为(C )左右。 A. 30° B. 45° C. 60°
36. 员工认为现场存在人员伤害的可能性时,应立即向( B )提出意见及建议。 A.职工代表 B.现场负责人 C.部门负责人 37. 起重设备作业时,( C )使用吊物或挂钩运送人员。 A. 可以 B. 不宜 C. 禁止 38. 发现有裂纹的安全帽( A )。
A.不得使用 B.应修补后使用 C. 应留作备用 39. 安全带的使用要遵循的原则:( A )。
A.高挂低用 B.低挂高用 C.不作要求
40、不按规定将发生的事故及时、如实地报告的有关责任者的行为属于____。( A ) A.隐满事故 B.失职
C.渎职
41、企业所设置的“安全管理机构”是指____。( A )
A.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部门 B.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C.生产管理或技术管理机构 42、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____。( B )
A.安全卫生设施 B.劳动防护用品 C.劳动防护工具 43、施工中的污水____ 。( C ) A.不得在现场内随意流,应排到场外 B.不准排到场外,可以只在现场内流放 C.应通过管道或流水槽流入沉淀池集中处理
44、特种作业人员须经________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A ) A.安全培训考试 B.领导考评 C.文化考试 45、劳动者有权拒绝__________的指令。( B ) A.安全人员 B.违章作业 C.班组长
46、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_______负责。( C ) A.主要 B.全部 C.全面
47、《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命安全的( A )。
A.工艺、设备 B.工具 C.原材料
48、《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只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六个方面的职责,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B )。 A.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B.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C.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49、《劳动法》第九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________。( C )
A.不追究刑事责任 B.追究行政责任 C.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0、根据《劳动法》周工作时间应不超过多少小时。( B ) A.48 B.44 C.40
三、综合分析题
1、开展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安全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同时又可将总结好的经验,进行宣传和推广。通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数固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所以安全检查时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