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气象学》知识点--2014版本
第一章 前言
1 天气雷达的主要功能
2 天气雷达回波的形成的两种机制。
3 天气雷达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参数(λ,PRF,τ)。 4 天气雷达的常用观测方式PPI、RHI、VCP(VOL体扫) 5 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网的业务情况介绍
第二章 气象目标物对雷达电磁波的散射 1 散射的物理本质
2、Rayleigh散射和Mie散射的概念、区别与联系;
3、若干基本物理量(散射函数,散射截面,雷达截面,雷达反射率,雷达反射率因子,等效反射率因子)的概念、物理意义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 4、Z和dBZ的转化计算。
5、后向散射截面σb与尺度参量α的关系。
6、水滴球、冰球、外包水膜冰球的散射能力比较。 7、介质小椭球体的散射 8、晴空回波的成因
第三章 大气、云、降水粒子对雷达波的衰减
1、衰减的物理本质
2、电磁波在大气传输过程中的衰减特性及衰减公式。
3、大气气体、云、雨、雪、冰雹等对雷达电磁波的衰减能力及比较。
4、衰减对雷达探测的影响。 5、衰减和波长的关系
第四章 雷达气象方程
1、单个目标的雷达方程的推导。
2、云及降水的雷达气象方程的推导。 3、雷达气象方程的讨论。 4、雷达方程成立的条件。
5、有效照射体积、照射深度、波束宽度、天线方向图、天线增益 6、雷达常数及简化的雷达方程 7、雷达气象方程的应用
8、考虑充塞系数和衰减的雷达方程
第五章 雷达电磁波在大气中的折射 1、产生折射现象的物理原因和折射规律
2、折射指数N单位与温度、压力和水汽压的关系 3、射线的曲率和等效地球半径的概念。 4、折射指数随高度变化的几种形式。
5、地球球面和大气折射对雷达探测远距离气象目标的影响。
6、订正折射指数M、B的含义
7、大气折射对雷达探测的综合影响(高度、回波探测能力、地物回波) 8、有利于形成超折射的气象条件分析
第六章 雷达探测能力和精度 1、径向分辨率
2、切向分辨率(方位θ、俯仰Φ) 3、雷达观测模式与时间分辨率 4、回波涨落和样本平均 5、天气雷达探测能力的讨论
第七章 雷达定量测量降水
1、Z-I关系建立与雷达定量测量降水的原理。
2、Z-I关系的不稳定性分析以及对雷达测量降水的影响。 3、雷达和雨量计测量降水的差异分析 4、雨量计校正雷达测量降水的方法。
第八章 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
1、多普勒效应与多普勒雷达测速原理(多普勒频移和径向速度的关系)。 2、最大探测速度Vmax与PRF及λ的关系
3、PRF对多普勒雷达探测的影响(Rmax,Vmax). 4、速度模糊现象、判别和速度订正。 5、VAD方法反演均匀风场。 6、VAD图象和风场特性
7、典型的大范围降水天气径向速度和中小尺度降水天气径向速度图的分析。
第九章 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技术 1、电磁波的偏振特性
2、双线偏振雷达获取的新参量及新参量(Zdr, Kdp、相关系数等)的特性 3、降水粒子的大小和形状 4、双偏振雷达的重要应用
第十章 典型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和分析 1、气象回波和地物回波的特征和识别 2、层云降雨和降雪的回波特征
3、对流云降雨回波、混合型降雨回波特点 4、强冰雹回波的特点 5、零度层亮带及成因
**第十一章 天气雷达系统
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的布站情况 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主要技术参数 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主要基数据和主要二次产品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