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教育心理专题》试题及答案好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9 4:20: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专题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事件表明环境影响成功地抵抗了遗传的作用。 A.荷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包围 B.苯丙酮尿症

C.孪生儿的爬梯实验 D.狼孩

2.著名的“三山实验”揭示了( )。 A.客体永久性 B.守恒 C.自我中心性 D.延迟模仿

3.确定依恋实质的决定性研究是( )做的。 A.斯帕丁 B.洛伦兹 C.安斯沃斯’ D.哈洛

4.桑代克格外审慎地对待的学习律是(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尝试一错误

5.“临时抱佛脚”描述的是( )。 A.固定比率强化 B.可变比率强化 C.固定时距强化 D.可变时距强化

6.甲以打闹的方式攻击乙,这是班杜拉说的模仿学习的( )阶段。 A.注意 B.保持 C.复制 D.动机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命题只能有一个联系,却可以有多个论点 B.一个命题可以有多个联系,却只能有一个论点 C.一个命题可以有多个论点和多个联系 D.一个命题只能有一个联系和一个论点

8.某家长为子女的考试成绩变得低于邻居子女3分而忧心忡忡,这反映他(她)把学 习成绩的差异看作了( )。 A.质的差异 B.量的差异 C.程度的差异 D.特质的差异

9.如果是一门课程的分数,以下最逼近正态分布的是( )。 A.班级的 B.年级的

C.若干学校的 D.全省的 10.百分制分数实质上属于( )。 A.名义分数 B.顺序分数 C.区间分数 D.比率分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婴儿的循环反应具有探索性和--------,可帮助婴儿形成最初的一----观念。 12.同伴交往与亲子交往的不同在于前者的特点是---------。

13.下图是桑代克实验中猫的学习进步曲线,其中横坐标X表示-----;纵坐标Y表示--------。

1 / 6

14.桑代克在一项实验里划了3000条线段,结果表明了一--------比--------更重要。 15.正态分布又称--------曲线,正态分布的单位称为----------. 它的缩写是---------------的。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6.皮亚杰的“图式” 17.观点采择

18.对象一对象期望 19.测量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题完成,每题8分,共24分) 20.简述家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1.所谓“同时激活于工作记忆系统里”及其教案含义。 22.略述促进正确概化的基本做法。 23.简述C类教案内容的特点。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24.联系实际,论述保持与消退原理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25.通过实例,论述促进精制与组织的四种基本做法。

试卷代号:1 1 7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专题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C3D 4.B 5.C

6.C 7.C 8.A 9.D 10.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实验性 因果 12.平等的自由

13.实验次数 学习成绩 14.反馈 重复

15.正态或钟型 标准差 SD或S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6.皮亚杰的“图式”是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17.所谓观点采择,就是指“从他人的眼里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或者说“换位思考”。

18.对象一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19.测量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

四、筒答题(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题完成,每题8分,共24分)

2 / 6

20.简述家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首先,不同的家庭在社会、经济地位方面有差异,这会在成年前的子女身上体现出来(1.5分)。其次,促进儿童达成最初社会化的教养,受父母对传统与新风的选择与认可的程度所制约,还受到家族内足以刺激儿童做出反应的不同教养人士之间的力量对比所制约(1.5分)。

第三,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教育,受父母或家庭内主要的教育承担人的知识水平和类型的制约(1.5分)。家庭环境影响的上述3个方面还可以交互作用,形成不同的组合,甚至出现奇异的变式(1.5分)。

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在扩大儿童个体之间差异的同时,也在缩小个体差异(1分)。总之,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特别在儿童的知识、能力、才艺、行为格调、精神风貌诸方面形成多样性差异(1分)。

21.所谓“同时激活于工作记忆系统里”及其教案含义。

若两个信息单元有共同的成分,要想把它们组成一个知识网络,那么就要确保这两个信息单元有机会同时处在工作记忆系统里(3分)。由于工作记忆系统的运作表现为有意识地觉察和思想,因此所谓“激活”,就是指“自觉地想一想”(2分)。所以在教案中,当教师估计前后两次教案内容逻辑上有关,并且希望学生把它们联系起来保持在心里的话,就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同时提到这两个信息单元(3分)。 22.略述促进正确概化的基本做法。

促进正确概化的基本做法是紧凑呈现实例和呈现变式实例。(2分)

紧凑呈现实例的基本做法有(1)同时呈现;(2)相继呈现;(3)同时一相继结合法。(3分)

呈现变式实例的基本做法是这样:就拟呈现的一组实例而言,它们应该在不属于某一概念的关键特征方面广泛变化,从而突出这一概念的关键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3分)

23.简述C类教案内容的特点。

C-类教案内容的特点是(1)学习内容难以列出确定的行为单元。(2.5分)(2)即使能够说明行为工程,也无可周全。(2.5分)(3)C-类内容的教案真正要求掌握的是教师言说以外的内容,是在课堂以外新情境里遇到的知识,因此需要掌握的C-类内容是无穷多样的,所以也就无法事先说明的。(3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24.联系实际,论述保持与消退原理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所谓保持,是指当学生做出合乎我们的教育理想的条件反应行为时,要时常伴随以无条件刺激(2.5分)。所谓消退,是指当学生做出不合乎我们的教育理想的条件反应行为时,不伴随以无条件刺激(2.5分)。但是消退过程中会出现自发恢复现象,不过总的趋势仍然是反应的力度、强度或频率在减弱、在下降(2分)。

保持与消退具有基本的教育含义。一方面,保持启迪教师不要吝啬表扬(1分),这对生性比较严肃的教师而言尤其如此(1分)。另一方面,消退过程中的“自发恢复”现象给我们启迪,教师预计到学生在改正错误时会有反复(1分),从而事先做好思想准备(1分)。这样,当学生真的出现反复时就既不会急燥(1分),又不会失去帮助的信心(1分)。相反,根据自发恢复现象的本性,教师会坚定地一以贯之地实施消退过程,最终使学生持久地改变不良行为(2分)。

25.通过实例,论述促进精制与组织的四种基本做法。 促成精制与组织的四种基本做法是:

(1)意象指导。(1.5分)教案过程要促使学生形成意象,意象能够促进回忆。(1分)例如,

(2)类比指导。(1.5分)意象指导比较适用于相当熟悉的或具体形象的材料,对于不熟悉的或抽象的材料,类比是管用的。(1分)例如,……

(3)精制指导。改由学生自己来提供类比。(1.5分)由于每个学生都是拿自己熟悉的东 西来作类比的,这就不会发生因采用不熟悉的类比而导致不管用的问题了。(1分)例如,……

(4)促进组织。(1.5分)在组织方面提供指导的基本做法是先提供提纲,再阅读或聆听

3 / 6

文本。在这里,提纲起着鼓励学生去组织他们的记忆的作用。(1分)例如,…一 (能够对以上四种做法分别举例说明的另加5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专题 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 B.细胞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 DNA里有染色体 C.细胞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DNA。 DNA里有基因 D.染色体里有细胞,细胞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

2.“充气使气球变大,却不改变气球的形状”,这比喻是( )。 A.图式 B.同化C.顺应 D.平衡

3.皮亚杰把( )这一认知发展阶段上出现的一种道德认知水平命名为是“自律的”道德。

A.前运算阶段后期 B.具体运算阶段前期 C.具体运算阶段后期 D.形式运算阶段前期 4.在经典条件作用程序里,UR表示( )。 A.无条件刺激 B.无条件反应 C.条件刺激 D.条件反应

5.“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是描述的是( )。 A.固定比率强化 B.可变比率强化 C.固定时距强化 D.可变时距强化 6.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巴甫洛夫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7.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知识网络中的绝大多数命题都“休眠”着

B.“激活”一个命题就是把它从长时记忆调到工作记忆里来 C.任何时候,被激活的命题总是少数新知识 D.命题其实有不同的激活水平

8.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异看作( )。 A.质的差异 B.量的差异

C.程度的差异 D.物质的差异

9.优、良、中、差的评定属于( )。 A.顺序分数 B.名义分数 C.区间分数 D.比率分数

10.为了减经学生的学业心理负担,人们试图用一新编的短测验来取代一个长测验。研

究表明这两个测验的相关程度不错,这说明短测验( )。

A.信度好 B.表面效度好C.内容效度好 D.-致效度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著名的“三山实验”揭示了一——。

2.“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是__—的代表性观点。 3.同伴交往不同于亲子交往的重要特点是—— 一。

4.巴甫洛夫指出人和其他动物都有处理—— 的系统。 5.廷克利泡夫的猴子实验表明有机体通过学习可以形成——。

6.产生式系统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使你从—— 走向—— 的自动化行动。

7.对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组织过程有两大优点,一是—— ,一是____ 一。

8.SD或S是______一 的缩写。

4 / 6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基因的显性效应2.条件刺激的泛化3.精制 4.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从以下4个小题中任选3个小题完成,共24分) 1.简述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同与异。

2.请对意象的可操纵性作4点形象的描述。 3.简要说明连续分数的优缺点。 4.简述A-类教案内容的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惩罚的作用、局限及有效使用惩罚的原理。

2.当学生学习一个新概念时,教师应如何帮助和促进学生做正确的概化?

试卷代号:117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专题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 2.B 3.C 4.B 5.C6.D 7.C 8.A 9.A 10.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自我中心性2.霍尔

3.平等的自由4.第一信号5.期望 6.需要思索 不假思索

7.信息集约 规导激活扩散8.标准差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2.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在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

3.精制也称作“精细加工”,是指对有待学习并记住的信息做增强意思的添加。4.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为:个体差异一X;-X。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从以下4个小题中任选3个小题完成,共24分)1.简述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同与异。

答: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互动(2分)。二者不同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之类(2分)。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2分),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2分)。

2.请对意象的可操纵性作4点形象的描述。

答:(1)我们能够浮现出视觉意象,正像我们看画片;(2分)(2)我们能够扫描意象,正像我们看长长的摄影底片;(2分)(3)我们对意象能做心里旋转,正好比我们在看故事片;(2分)(4)我们可以“剪辑”意象,正仿佛剪辑电影胶片……。(2分)3.简要说明连续分数的优缺点。

答:连续分数档次多(1分),也就是个体差异多(1分),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1分)。

由于个体差异的信息是教师了解学生,调整教案和决定是否额外地扶助个别学生的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连续分数是比等第分数好(2分)。但是连续分数显示出微小的差异(1分),这也容易引起学生或其家长为一两分之差而锱铢计较,从而增加心理负担,挫伤低分者的学习积极性(2分),这是连续分数的缺点。 4.简述A-类教案内容的特点。

答:(1)边界分明、单元小,是此即非彼。(2分)

(2)对后续学习具有“致命基础性”的特点。(2分)(3)教案工程一定数量少。(2分)

5 / 6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教育心理专题》试题及答案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c1ez6k7oq52amw9lhr375cln2z0an008f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