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1)
【学习目标】
1.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
2.初步掌握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3.比较熟练的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4.了解三角形稳定性性质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并能运用 【学习过程】
模块一 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成为 图形。
2.如果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 和 一定都相同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 相等, 相等。 如图,已知:ΔABC≌ΔDEF. 试找出图中相等的边和角.
相等的边: = 、 = 、 =
相等的角: __ = __ 、 __ = __ 、 __ = ___ 二、教材精读
1.只给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
(1)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一条边为3cm; (2)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 50°; (3)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cm,6cm.
13
3.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吗?
解:三个 ;三条 ;两条 和一个 ;两个 和一条 。
4.(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和8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出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4cm,5cm和7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出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解:(1)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
(2)三边分别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为“边边边”或“SSS”。通常写成下面的格式:
在△ABC与△DEF中,
?AC?DF?∵?AB?DE ?BC?EF?∴△ABC≌△DEF(SSS) 模块二 合作探究
1.如图,已知AB=DE,AC=DF,BE=CF,求证:⊿ABC≌⊿DEF 。 证明:在⊿ABC与⊿DEF中,
AB=DE ( ) ∵ AC= ( ) BE=CF (已知)
∴⊿ABC≌ ( )
例题观摩
已知:如图AB=CD,AD=BC.则∠A与∠C相等吗?为什么?
分析:要说明∠A与∠C相等,可设法使它们在两个可以全等的三角形中,那么,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为此变四边形为两个三角形。 解: ∠A=∠C. 连接BD
AB=DC(已知)
∵ AD=BC(已知) BE=CF(已知)
14
∴ΔABD≌ΔCDB (SSS)
∴∠A=∠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模块三 形成提升
1.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 求证:⊿ABD与⊿ADC全等。
2.如图,AD=AC,BD=BC,∠D=55°,求∠C的度数。
3.如图,已知AB =DC ,AC =DB,试说明:∠A =∠D.
模块四 小结反思 一、本课知识
1.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全等
2.三边分别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为“边边边”或“ ”。通常写成下面的格式: 在△ABC与△DEF中,
?AC?DF?∵?AB?DE ?BC?EF?∴△ABC≌ (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5
第三节 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2)
【学习目标】
1、掌握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能规范书写全等三角形证明步骤。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掌握“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或直线平行、垂直关系等”
的方法。
【学习过程】
模块一 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成为 图形。
2.如果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 和 一定都相同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 相等, 相等。
4.三边分别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为“边边边”或“ ”。 二、教材精读
1.有一块三角形纸片撕去了一个角,要去剪一块新的,如果你手头没有测量的仪器,你能保证新剪的纸片形状、大小和原来的一样吗?
2.我们知道:如果给出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那么因此得到的三角形都是全等.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及一边,那么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呢?每种情况下得到的三角形都全等吗? 解:(1)角.边. (2)角.角.
每种情况下得到的三角形 全等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2:两角及其 分别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边角”或“ASA”。通常写成下面的格式: 在△ABC与△DEF中,
??B??E?∵?BC?EF ??C??F?∴△ABC≌ ( )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3:两角分别 且其中一组等角的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简写成“角角边”或“AAS”。通常写成下面的格式: 在△ABC与△DEF中,
??A??D?∵??B??E ?BC?EF?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