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Ⅰ卷
(选择题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S-32 Si-28 Fe-56 Cu-64
1.下列有关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植物细胞不同的是,动物细胞只能吸收而不能合成糖类 B.与皮肤细胞不同的是,心肌细胞内ATP与ADP转化速率快 C.与幼嫩细胞不同的是,衰老细胞内化学成分不再更新 D.与DNA复制不同的是,转录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全过程
2.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其中乙组作为对照组 B.若向B瓶和E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E瓶内的溶液会变黄 C.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检测C02的产生速率 D.若C瓶和F瓶中溶液都变浑浊,不能据此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3.下图为二倍体雄性田鼠(2n=54)体内某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则a=2,且数量为2a时属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B.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则a=54,且数量为2a时着丝点数目是108
C.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a=1,数量为a时是次级精母细胞
D.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数量为a时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4.某致病基因b与其正常基因B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限制酶A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图1 (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有关该病的遗传系谱图。下
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图2中Ⅱ—1的基因型为bb,其致病基因来自双亲
B.图2中I—2基因诊断会出现142bp、99bp,43bp三个片段 C.图1中限制酶A的作用结果能体现酶的专一性特点 D.对家庭成员进行基因诊断还可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5.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右图为两个神经元之间局部结构的放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甘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完成细胞内信息交流的功能 C.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具通透性造成K+内流 D.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相关受体结合导致C1-通道的开启
6.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
产;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椿象重复上述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荔枝椿象吸食荔枝的嫩芽时至少获得10%的荔枝同化量 B.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是寄生关系,寄主是平腹小蜂 C.以上各生物数量的相对稳定依赖信息传递来调节 D.荔枝椿象和平腹小蜂在生态系统中不属于消费者
7.去年下半年我省雾霾天气十分严重。PM2.5细颗粒物含有的毒性物质来源之一是汽车尾气排放。通过排气管加装催化装置,可有效减少CO和NO的排放,催化装置内发生的反应为:NOx+CO—催化剂→N2+CO2,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涉及元素的第一电离能:N>O>C
B.当x=2时,每生成1molN2,转移电子数为4mol C.等物质的量N2和C02中,?键的个数比为1:1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NOx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8.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相应气体后,各离子还能大量存在的是
A.氯气:K+ Ba2+ SiO32- NO3-
B.二氧化硫:Na+ NH4+ SO32- C1- C.氨气:K+ Na+ AlO2-. CO32- D.甲醛:Ca2+ Mg2+ Mn04- NO3-
9.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液体甲逐滴加入到固体乙中,试管中试剂为丙,则下表中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试管中现象
A 浓盐酸 二氧化锰 石蕊溶液 先变红后褪色
B 浓氨水 生石灰 A1Cl3溶 先沉淀后消失
C 醋 碳酸钙 液BaC12溶 变浑浊 酸. 铜 液 D 浓硝酸 水 试管口出现红棕
色
10.下图所示装置I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Ⅱ为电解池。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通过,
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有0.01 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时,b电析出112 mL的气体
B.负极反应为3Br--2e-= Br3- C.闭合K后,b电极附近的pH变小 D.闭合K后.a电极上有氯气产生
11.一定温度下,将1 mol A和1 mol B气入2L恒容密闭容器,发生反应A(g)+B(g)
闭合开关K时,b极附近先变红
极上
体充
xC(g)+D(s),t1时达到平衡。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气体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 A.反应方程式中的x=l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C.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物质D D.t1~t3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4
12. CuS0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对于途径①,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B.Y可以是葡萄糖溶液
C.利用途径②制备16g硫酸铜,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D.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04与HN0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NH4Al(SO4)2、②NH4C1、③CH3COONH4、④NH3·H20,
+
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 B.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1 xl0-amol/L,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C.常温下,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C1固体后振荡,c(Cl-)增大,Ksp(AgCl)增大
D.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等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c(R2-) +c(HR-)=c(Na+)
14.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在神州十号飞船中由女航天员王亚平执教,在太空中王亚平演示了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授课内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
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太空仓中演示的悬浮的水滴。关于悬浮的水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绕地球运行时的线速度一定大于7.9 km/s B.水滴处于平衡状态 C.水滴处于超重状态 D.水滴处于失重状态
15.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区域内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半圆的左边垂直x轴放置一粒子发射装置,在-R≤y≤R的区间内各处均沿x轴正方向同时发射出一个带正电粒子,粒子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初速度均为v,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均忽略不计,所有粒子都能到达y轴,其中最后到达y轴的粒子比最先到达,y轴的粒子晚Δt时间,则
A.粒子到达y轴的位置一定各不相同
B、磁场区域半径R应满足R?mv BqC.?t??mRBqR?,其中角度口的弧度值满足sin??
mvqBv?mR? qBvD.?t?16.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有一物体M,物体上有一光滑的半圆弧轨道,轨
道半径为R,最低点为C,两端A、B等高,现让小滑块m从A点静止下滑,在此后的过程中,则
A.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B.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
C.m从A到C的过程中M向左运动,m从C到B的过程中M向右运动
D.m从A到B的过程中,M运动的位移为
mRM?m
17.如图,在一半经为R的球面顶端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现给物块一初速度v0,,则
A.若v0?gR,则物块落地点离A点2R
gR时,物块一B.若球面是粗糙的,当v0?定会
沿球面下滑一段,再斜抛离球面 C.若v0?D.若移v0?gR,则物块落地点离A点为R
gR,则物块落地点离A点至少为2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