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北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及典型题详解(艺术鉴赏知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6 23:37: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www.100xuexi.com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5章 艺术鉴赏知识

5.1 考点精讲

一、美 1.美的特点

(1)美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而单独存在,它存在于个别具体的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之中。

(2)美与人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从情感需求被满足的角度还是自由创造的角度,人都是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3)美具有促进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正面意义和价值。 (4)人们对美的认识是相对的,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2.美存在的形态

根据区别标准的不同,美的存在形态多种多样:

(1)以人感知客观世界的方式为标准,可分为:实用美、形式美、音乐美、精神美和创造美。

(2)以感觉实物的有无,可分为:直接美和间接美。 (3)一般将美的存在形态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①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能引起审美主体美感的自然存在物。它们一般具有雄、秀、奇、幽、险、旷等特点。贵在天然,巧夺天工,是自然界千万年变化之功,非人力所能

1 / 8

www.100xuexi.com 制作或模仿。

②社会美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社会美是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或现象呈现出来的美,它根源于人类生产劳动,体现人类的情感、理想和意志,呈现着人类生命的社会意义。具体包括人物美、日常生活美、民俗风情美等。

③艺术美

艺术美既有主观的因素,又有客观的因素:一方面,它是艺术家借助一定的艺术形式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这种反映又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情感。

艺术美的主要特征是:

a.形象性。形象性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这种艺术形象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b.主体性。艺术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集中体现了艺术家创作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艺术欣赏也具有主体性特点。艺术欣赏是审美主体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所展开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审美再创作活动,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性。

c.审美性。任何艺术品都必须具有审美性,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美的更加集中、更加典型的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

3.艺术的分类

(1)以艺术形象存在的方式为依据,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雕塑、绘画等),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

(2)以对艺术客体的感知方式为划分标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也可将艺术分为实用艺术(建筑、实用工艺等),造型艺术(绘画、雕塑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等),语言艺术(文学作品等),综

2 / 8

www.100xuexi.com 合艺术(影视、戏剧等)。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人类对美的把握的共同标准

(1)“真”既是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种价值追求,即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不断探求,是一种不断探索、进取的精神,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2)“善”是宗教、哲学、伦理学等范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人与人交往中的一种合理或最佳状态。

(3)“美”是人们思想、情感和感观上的一种积极体验。 二、美感 1.美感的概念

(1)美感是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美感既是审美的结果,同时也是一种能力。

(2)美感与好感的区别

两者都是客观事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的感觉,但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好感是客观事物满足人的主观需求后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感觉;美感偏重于精神的活动。使人产生美感的客观事物不一定都给人带来好感,反之亦然。

2.美感的特征 (1)直观性

审美感受的直观性指整个审美过程都是直接的、形象的、具体的。 (2)愉悦性

愉悦性指审美对象给人带来情感上的愉悦。悲剧也如此,悲剧的观赏直接给人以痛感,但这种感受使人得到一种情绪上的宣泄和情感的体验,使观赏者在情感上得到一种满足,从

3 / 8

www.100xuexi.com 而使痛感向美感转化。

(3)差异性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审美过程中,由于主体不同,美感的内容、程度都会存在不同。

3.艺术美感 (1)艺术美感的概念

艺术美感就是审美主体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一般有“优美感”、“崇高感”、“悲剧感”和“喜剧感”各种类型。

(2)艺术美感能力

艺术美感能力指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对艺术审美对象进行分析和共鸣的能力。艺术美感能力是人们在审美实践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它受一定时代、信仰和观念的约束,审美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审美感受的强弱。

三、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1.审美活动的特点

(1)审美就是一种艺术鉴赏活动,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感知、想象、理解和评价的情感活动过程。

(2)审美活动的三个阶段 ①审美准备阶段

包括审美态度、审美动机和审美关注。

a.审美态度是指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不含利害关系的态度。 b.审美主体摆脱个人功利需要是进行审美活动的前提条件。

4 / 8

www.100xuexi.com ②审美展开阶段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c.审美关注是一种超越实用功利性目的的一种特殊的情感指向。

包括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

a.审美感知是指审美主体运用感觉、知觉对审美客体在心灵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审美对象的过程。

b.审美体验就是审美主体以想象为媒介,以体验的方式,对审美客体由形式感知进入到意义层次的把握和理解。

③审美升华阶段是指人们通过审美活动,由内心体验向精神无限自由的境界升腾,使心理状态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

2.审美客体的特点

(1)艺术审美客体的审美要素

①艺术语言:是各种艺术创作的材料和媒介。不同艺术有不同的艺术语言。文学的语言是文字,音乐的语言是旋律、节奏、和声等,中国画的语言是线条。

②艺术形象:艺术作品中所创造的形象。 ③艺术意境:艺术作品中营造的意境。 ④艺术主题: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认识。 (2)艺术审美客体的形式美要素

①色彩。色彩是形式美的第一要素,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应。色彩在造型中有三种对比:明度、亮度、纯度。

②形体。形体具有构成的层次性和线条的重要性以及审美内涵的丰富性。 ③声音。能给审美主体带来直接、丰富的感受。 3.艺术鉴赏活动的一般规律

5 / 8

河北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及典型题详解(艺术鉴赏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c7wu0ti0m5kaxd91bwp423gj8gjlb00ky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