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有理数
一、知识梳理:
二、考点分类
基础知识:
?正数、负数的定义
正数:大于0的数;负数:正数前面加“-”号(小于0的数)
?
1、正数和负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0的含义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分类:①按定义分类为: ②按性质分类为:
?正整数?正整数??正有理数?
?整数?零?正分数
??负整数 有理数零有理数
??
?正分数??分数负分数
??
?????
?
负整数
?负有理数?负分数
??
???
(1).数轴三要素:(1)原点(2)正方向(3)单位长度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间的关系①原点表示零②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③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 考点一:相反数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1)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是0.(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
2.多重符号的化简(1)偶数个“-”号,结果为正数.(2)奇数个“-”号,结果为负数. 11
【例1】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16,-(-8),0,-(+15),-[-(+6)],-,m,
82015-n.
解析:只需将各数前面的正、负号换一下即可,但要注意0的相反数是0. 11
解:-16,-8,0,15,-6,,-m,n.
82015
方法总结: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需改变它前面的符号,符号后面的数不变;0的相反数是0.
【例2】(1)数轴上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它们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2)在数轴上,若点A和点B分别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点A在点B的左侧,并且这两个数的距离是12.8,则A=______,B=______.
解析:(1)左边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是-3;右边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是3,∴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3或-3.它们互为相反数;(2)∵点A和点B分别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原点到点A与点B的距离相等,∵A、B两点间的距离是12.8,∴原点到点A和点B的距离都等于6.4.∵点A在点B的左侧,∴这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6.4,6.4.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几何意义,解题时应从相反数的意义入手,明确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到原点距离相等,这种“利用概念解题,回到定义中去”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技巧. 考点二: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作数a的绝对值,记作|a|.
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a(a>0)???a(a≥0)?
的绝对值是0.用符号表示为:|a|=?0(a=0)或|a|=?
?-a(a<0)???-a(a<0)
【例3】-3的绝对值是_________;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则这个数是__________.
2
3
解析:根据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所以-3的绝对值是3. 222222 ∵或-的绝对值都等于,∴绝对值等于的数是或-. 333333
方法总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绝对值等于某一个数的值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除外. 【例4】若|a-3|+|b-2015|=0,求a,b的值.
解析:由绝对值的性质可知|a-3|≥0,|b-2015|≥0,则有|a-3|=|b-2015|=0. 解:由绝对值的性质得|a-3|≥0,|b-2015|≥0,又因为|a-3|+|b-2015|=0,所以|a-3|=0,|b-2015|=0,所以a=3,b=2015.
方法总结:如果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那么这几个非负数都等于0------绝对值的非负性。 考点三: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借助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运用代数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正数>0;负数<0;正数>负数;负数与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例5】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比较a、b、-a、-b的大小,正确的是( )
A.a<b<-a<-b
B.b<-a<-b<a C.-a<a<b<-b D.-b<a<-a<b
解析:由图可得a<0<b,且|a|<|b|,则有:-b<a<-a<b.故选D.
方法总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数轴和绝对值的相关知识,从数轴上获取信息,判断数的大小.
【例6】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33(1)3和-5;(2)-3和-5;(3)-2.5和-|-2.25|;(4)-和-.
54
解析:(1)根据正数大于负数;(2)、(3)、(4)根据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解:(1)因为正数大于负数,所以3>-5;
(2)因为|-3|=3,|-5|=5,3<5,所以-3>-5;
(3)因为|-2.5|=2.5,-|-2.25|=-2.25,|-2.25|=2.25,2.5>2.25,所以-2.5<-|-2.25|;
33333333(4)因为|-|=,|-|=,<,所以-<-.
55445445
方法总结:在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时,应先化简各数的符号,再利用法则比较数的大小. 考点四:有理数运算 1、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交换律:a+b=b+a?
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结合律:(a+b)+c=a+(b+c)?
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可以将有理数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 4、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3)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5、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6、多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等于0. 7、有理数除法法则:
1
(1)任何数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a÷b=a×(b≠0).
b(2)两个数相除,同号为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2)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8、有理数的乘方
(1)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9、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1213
【例7】(1)(-5)-(-5)×÷×(-5);(2)-1-{(-3)-[3+×(-1)]÷(-2)}.
101032
解析:(1)题是含有减法、乘法、除法的混合运算,运算时,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尤其是本题中的乘除运算.要从左到右进行计算;(2)题有大括号、中括号,在运算时,可从里到外进行.注意要灵活掌握运算顺序.
解:(1)(-5)-(-5)×=-30;
213
(2)-1-{(-3)-[3+×(-1)]÷(-2)}
32
23
=-1-{-27-[3+×(-)]÷(-2)}=-1-{-27-2÷(-2)}=-1-{-27-(-
321)}=-1-(-26)=25.
方法总结: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可用下面的口诀记忆:混合运算并不难,符号第一记心间;加法需取大值号,乘法同正异负添;减变加改相反数,除改乘法用倒数;混合运算按顺序,乘方乘除后加减.
数字规律探索
【例8】为了求1+2+2+2+2+…+2=2+2+2+2+…+2
2
3
4
20162
3
4
2015
n
n
111
÷×(-5)=(-5)-(-5)××10×(-5)=(-5)-25101010
的值,可令S=1+2+2+2+…+2-1,所以1+2+2+2+…+2
2
3
2015
232015
,则2S-1,
,因此2S-S=2
2
2015
2016
=2
2016
仿照以上推理,那么1+5+5+…+5=________.
2
3
解析:观察等式,可发现规律,根据规律即可进行解答.则设S=1+5+5+5+…+5
2015
,5S=5+5+5+5+…+5
2342016
,5S-S=5
2016
5
-1,∴S=
2016
-15-1,故填. 44
2016
方法总结:解规律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