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海市2017杨浦区高三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8 8:59: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

杨浦区 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等级考质量调研

高三年级物理学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分,1 至 8 题每小题 3 分,9 至 12题每小题 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 确选项)

1、在国际力学单位制中,选定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是( )

A速度、质量和时间。 B重力、长度和时间。 C长度、质量和时间。 D位移、质量和速度。

2、下列现象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

A磁铁吸引小磁针。

B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发生转动。 C小磁针在通电导线附近发生偏转。 D闭合线圈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

3、在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的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其原因是( )

A原子是可再分的。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电子会对粒子有引力作用。 D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4、一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个障碍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衍射,一定能使衍射现象更明显 的措施是(

A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 B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C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 D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5、扩散现象说明了( )

A分子间相互排斥。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不同分子见可互相转换。 D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 1 -

'.

.

6、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 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首先较准确地测定了静电力常量。

B法拉第提出可以用电场线描绘电场的分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 C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证实了这一说法。 D安培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 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突破了对电与磁认识的局限性。

7.如图所示,半径为

r 和 R(r<R)的光滑半圆形槽,其圆心均在同一水平面上,质量相等

的两小球分别自半圆形槽左边缘的最高点无初速地释放,在下滑过程中关于两小球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机械能均逐渐减小 B.经最低点时动能相等 C.机械能总是相等的 D.经最低点时势能相等

8.如图所示,把酒精灯放在肥皂液薄膜前,从薄膜上可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能解释这一现 象产生原因的是示意图(图中实线、虚线为光照射到薄膜上时,从膜的前后表面分别反射形 成的两列波)(

A.

B .

C.

D .

9.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 关于质点的运动情况,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t =1.5s 时,质点正沿 x 轴正方向运动 B、t =1.5s 时,质点的位移方向为 x 轴负方向

C、t =2s 时,质点的速度为零 D、t =2s 时,质点的加速度为零

- 2 -

'.

.

10.硅光电池是一种太阳能电池,具有低碳环保的优点.如图所示,图线 a 是该电池在某光

照强度下路端电压 U和电流 I 的关系图象,图线 b 是某电阻 R的 U﹣I 图象.在同等光照强度 下,当它们组成闭合回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输出功率 P=U1I 1 B.电池的内阻 r=(U2-U1)/I1 C.电池的效率为 η=

U 1

×100%

U 3

D.硅光电池的内阻消耗的热功率

P

r =U2I 1﹣U1I 2 11.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在某一时刻刚好经过同一位置,此时甲的 速度为 5m/s,乙的速度为 10m/s,以此时作为计时起点,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所示,根据以上条件可知(

A.在 t=4s 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B.在 t=10s 时,乙车恰好回到出发点 C.乙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 D.乙车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12.2013年 6 月 11 日“神舟十号”顺利升空, 标志着我国火箭载人太空飞行有了历史性的跨 越,高空实验火箭起飞前,仪器舱内气体的压强 p0=1atm,温度 t 0=27℃,在火箭竖直向上飞 行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

g,仪器舱内水银气压计是示数为

p=0.6p 0,已知

仪器舱是密封的,那么,这段过程中舱内温度是( )

A.16.2℃

B.32.4℃

C.360K D.180K

三、填空题(共 20分,每个空格 2分) 13.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设法探寻“反物质”

。所谓“反物质” ,是由“反粒子”构成的, “反

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等的电荷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据此,若有 反α粒子,它的质量数为 ____________ ,电荷数为 ____________ 。

14.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早期制作的发电机及电动机的实验装置,有一 个可绕固定转轴转动的铜盘,铜盘的一部分处在蹄形磁铁当中.实验 时用导线 A连接铜盘的中心,用导线

B连接铜盘的边缘.若用外力摇

手柄使得铜盘转动起来时, 电路闭合会产生感应电流, 则电流从

- 3 -

'.

.

流出;若将 A、B 导线端连接外电源,则铜盘会逆时针转动起来,则此时 端连接电源

的正极(均选填 A或 B)。

15.用直流玩具电动机提升砝码来测定其效率的实验中,要测定的物理量有: (请用每项前面

的数字来表示 ) _____ ;计算该电动机的效率为 ____ (请用物理量表示) 。 ①砝码上升的高度 H; ②线的长度 L;

③砝码的重力 G; ④电动机线圈的电阻 R; ⑤电动机两端的电压 U; ⑥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强度 I;

⑦提升砝码所用的时间 t;

⑧电动机的转速 n;

⑨电动机的质量 m.

16.如图所示,一段封闭的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 放置,一段长为 15cm的水银柱在管中封有 15cm长的空气柱,大 气压强是 75cmHg,此时气体的压强为

cmHg

,在距管顶 20cm

处的 A 点,玻璃管出现了一个小孔,则稳定时空气柱的长度是 cm(温度保持不变) 。

17.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 A、B,质量均为 m=0.8 kg ,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 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

A物块受到水平拉力

F 作用和 B 物块不受拉力作用的 v-t 图象,则物块 A所受拉力 F 的大小为

N

;8 s 末物块 A、B之间的距离为

m 四、综合题

注意:第 19、20题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求给出必要的图示、文 字说明、公式、演算等。

18.(10分)某探究活动小组自主设计了实验装置来测量物体的带电量.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外 表面镀有金属膜的空心带电小球,

用绝缘丝线悬挂于 O点,O点固定一个可测量丝线偏离竖直

方向角度 θ 的量角器, M、N是两块相同的、正对着竖直平行放置的金属板(金属板间电场可 看作匀强电场) .另外还要用到的器材有天平、刻度尺、电压表、电流表(已知内阻 r A=1Ω)、

开关、滑动变阻器 R及导线若干.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电路如甲图已接好, 在实验中能够准确读出多组相应的电压表示数

U、电流表示数 I 和丝

- 4 -

'.

.

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 θ;探究小组同学以电压 U为纵坐标,以 tan 为横坐标,建立直角坐

标系.通过绘制图线得到一条倾斜直线(题中未画出) ,得出斜率为 k.为了求出小球所带电 荷量 q,该小组同学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 、

(写出物理量名称及其符号) ,

则小球的带电量 q=

(用题目中给出的和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实验探究过程中,有同学提出用此电路可以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 的位置,从而改变电表的示数,他设计出以电压

U为纵坐标,以电流 I 为横坐标,建立直角

坐标系,作出 U-I 图线如乙图所示,由此可求得电动势为 E=

,内阻 r 的准确测量值

19.(10)如图所示 , 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垂直纸面放置一根长为 L, 质量为 m的直导体棒 , 一匀强磁场垂直于斜面向下 ,当导体棒内通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电流

I 时,导体棒恰好静止在斜

面上 . (重力加速度为 g)

(1)分析、判断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若磁场方向可以变化,要保持导体棒静止在斜面上,试再举出两个可能的磁场方向,并 分析说明磁感应强度 B的大小。

20.(2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 m=2kg的小型四旋翼遥控无人机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匀

加速起飞,经时间

时的速度大小

。之后,控制遥控器使无人机立即失去升

力,当无人机下落到离地面某一高度时控制遥控器使无人机立即获得与上升时大小相等的升 力,结果无人机落回地面时的速度恰好为零,已知无人机上升,下落过程中均受到大小恒为 f=4N 的空气阻力,取

,求

(1)无人机在 0~ 时间内受到的升力大小 F;

- 5 -

上海市2017杨浦区高三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cgl49j1pk01k8300wxv0h1ll01eyq01c3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