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图丙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①硬纸玻璃管内的固体粉末应选用 C A.炭粉 B.硫粉 C.铜粉 D.MnO2 ②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体积 25mL 15mL 7.4mL 7.6mL =19% 【考点】4O: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62:空气组成的测定;68:氧气的化学性质;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水槽是盛水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用块状硫化亚铁(FsS)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发生复分解反应制H2S,因此不需要加热;硫化亚铁(FeS)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H2S,配平即可;H2S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配平即可.硬纸玻璃管内的固体粉末应选用铜粉,由图可知,反应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15mL﹣7.4mL=7.6mL;实验测得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
=19%. 反应前注射器中的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反应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 【解答】解:(1)水槽是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水槽;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故答案为:2KMnO4
K2MnO4+MnO2+O2↑;D;
(3)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改进后的优点有: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铁丝的燃烧不再需要火柴引燃;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故答案为:①2H2O2
2H2O+O2↑;②ABC;
(4)用块状硫化亚铁(FsS)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发生复分解反应制H2S,因此不需要加热;
硫化亚铁(FeS)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H2S,配平即可;H2S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①B;②FeS+2HCl=FeCl2+H2S↑;③H2S+2NaOH=Na2S+2H2O;
(5)硬纸玻璃管内的固体粉末应选用铜粉,由图可知,反应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15mL﹣7.4mL=7.6mL;实验测得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7.6mL;
12.已知A﹣J为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A、J是黑色固体,B、C、D、G为常见的气体,且C和D组成元素相同,H为紫红色固体,I溶液为浅绿色.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存在着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反应条件为标出),请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9%;
=19%;故答案为:①C;②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 O2 ,I FeSO4 ; (2)反应D+EFe2O3+3CO
C+F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2Fe+3CO2 ;该反应出现D的 还原 性(填一种化学性质),除D外,A
﹣J物质中,还具备该性质的物质有 C、H2 (填物质化学式);
(3)生成紫红色固体H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属于 置换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X是一种混合溶液,其溶质的成分有 CuSO4、H2SO4 (填物质化学式). 【考点】AE:物质的鉴别、推断;FA:反应类型的判定;G5: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A﹣J为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A、J是黑色固体,B、C、D、G为常见的气体,且C和D组成元素相同,C高温会转化成D,所以C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H为紫红色固体,H和气体B反应会生成黑色固体J,所以H是铜,B是氧气,J是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X中含有硫酸铜和稀硫酸,I溶液为浅绿色,所以I是硫酸
亚铁,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G是氢气,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所以A是碳,碳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所以B是氧气,E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E可以是氧化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J为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A、J是黑色固体,B、C、D、G为常见的气体,且C和D组成元素相同,C高温会转化成D,所以C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H为紫红色固体,H和气体B反应会生成黑色固体J,所以H是铜,B是氧气,J是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X中含有硫酸铜和稀硫酸,I溶液为浅绿色,所以I是硫酸亚铁,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G是氢气,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所以A是碳,碳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所以B是氧气,E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E可以是氧化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O2,I是FeSO4; (2)反应D+E
C+F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
2Fe+3CO2,该反应出现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除D外,A﹣J物质中,还具备该性质的物质有C、H2;
(3)生成紫红色固体H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
(4)通过推导可知,X是一种混合溶液,其溶质的成分有:CuSO4、H2SO4. 故答案为:(1)O2,FeSO4; (2)Fe2O3+3CO
2Fe+3CO2,还原,C、H2;
(3)Fe+CuSO4=FeSO4+Cu,置换; (4)CuSO4、H2SO4.
13.现有Ca(OH)2、CaCO3和一些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组成的混合物共15g,取某浓度的稀盐酸,逐滴滴加到混合物中,充分反应,测得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CO2的质量是 2.2 g;
(2)计算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所取稀盐酸的浓度是 18.25% ,欲配制100g该浓度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
36.5%的盐酸 50 g.
【考点】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图可知反应生成了2.2g的二氧化碳,这来自于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而加入盐酸到40g时,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所以没有气体产生,当加入盐酸到60g时,碳酸钙也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继续加入盐酸时,盐酸过量.
(2)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求算要先根据二氧化碳求出碳酸钙,然后再计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根据二氧化碳求出氯化氢的质量,然后再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再根据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解:(1)根据图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故填:2.2; (2)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需要氯化氢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x y 2.2g
x=5g,y=3.65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33.3%;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3.3%; (3)所取稀盐酸的浓度是
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z 36.5%×z=100g×18.25% z=50g
答:所取稀盐酸的浓度是18.25%, 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50g.
100%=18.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