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 花儿 细条条儿 ( ) 很远很远 很久很久 ( )
“沙——沙”地响 “咚——咚”地响 ( ) 三、按要求写句子
1鸟儿唱起了那支忧伤的歌儿。 缩句:
2鸟儿的好朋友树不见了,她很伤心。 改我反问句:
板书设计
去 年 的 树
好朋友
鸟儿 树
承诺
树根
大门
一番寻找
小女孩
分别后飞走 灯火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浓缩了的精华,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样的板书不仅体现了课文的重难点,体现了本课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也使学生能从板书上较直观地看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一看板书就能回忆起本课的内容,便于理解和掌握知识,利于学生记忆。同时也体现了课文内容与思维的同步,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一篇精讲课文。安排了两课时完成,在第一课时中重点安排了三项内容即学会本课生字;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悟鸟儿与树真挚的友情。回顾这节课的教学, 一、 重视识字、写字。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中年级仍然要重视识字教学,只是和低年级的教学方法不同而已。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是语文启蒙教学的开端。长期以来有一种观念认为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师的事,高年级老师往往将生字作为课前自学,课上老师蜻蜓点水式地检查一下就算了事。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不但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反而造成了学生不会写或写错别字的不良后果。因此本节课教学时我依据课本中生字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各种形式进行学习:带拼音读,去拼音读、语境中读等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并由学生进行汇报识记的方法,以此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并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将字形复杂而易错的“融”字作为重点进行指导。讲解了“融”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加深学生们对“融”字的印象。课内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间架结构,自编一则顺口溜帮助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提高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之后又进行展示和点评,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 儿化韵的词语教学设计简约而不简单。
第一,理解儿化韵之妙: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寻词语的共同特点,自然而巧妙地引出儿化韵的学习。第二,体会儿化韵运用之妙:让学生揣摩这样用词的好处,在朗读揣摩中感受儿化韵表达的不同效果。第三,阅读经验提升之妙:点引学生用儿化韵表达不同的情感,以获得一种语言文字运用智慧。 三、注重方法的引导,提高阅读能力。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既是一种概括能力,也是一种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是中段学习的一个重点,更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初入四年级的学生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确实不易。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以下三个问题:1、缩不短。概括课文大意时,常常讲着讲着就接近复述。2、该不该删。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分不清楚哪些内容该留,哪些内容该删。3、抓不住重点。课文内容那么多,顾前不顾后,很难快速把握重点。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特点,我采用“抓住主要人物串联画面”的方法进行概括。先引领学生学习第一部分的归纳,再小结归纳方法,接着放手让学生学以致用,归纳后两部分的内容,最后揭示“抓住主要人物串联画面”教给学生理清文章顺序把握文章内容的方法,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及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尊重文本、尊重学生,体验真情。
我们的语文课堂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任务之一。课上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对上一教学环节的深度拓展。同时,在教学中教师注意抓住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心理冲突,所设问题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初步感悟了鸟儿与树真挚的友情。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劳动,虽然预设时考虑周全,但是真正教学时未必达到预期效果。静心思索,感觉课堂中还存在不足:例如在进行生字识记方法交流时孩子们到讲的方法有些局限,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其它方法,使训练更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