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4:16: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 绪论

1.引导案例讲的是福特公司五美元的故事 2.管理心理学特定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中的人

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组织心理、领导心理、群体心理、个体心理。 4.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它是一门(应用)学科,又是一门(交叉)学科。 5.管理心理学高度相似的学科是(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可以互称姊妹的是(社会心理学)

6.在算理心理学酝酿阶段,管理理论的发展以(泰勒)的(科学)管理

7.在管理心理学兴起阶段,行为管理学派的(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对管理心理学的兴起产生了积极影响

8.管理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958年,(莱维特)的《管理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9.(情景模拟法)也称为评价中心法,是研究者把被试者置于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来观察、分析、评价个体心理素质和能力,以便研究个体心理活动规律和行为规律,一般适用于选拔、评估高级人才。

10.安排被试同“模拟下级”谈话的测试方式被称作(角色扮演);将被试分成小组,给出讨论题目,要求被试自由讨论的测试是(无领导小组测验)

●各种常用研究方法的特点 1.观察法

?是指通过感官或仪器,按行为发生的顺序进行系统观测、记录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心 优点:方便易行

缺点:难于揭示现象的本质或规律 2.访谈法

是指通过面对面的谈话,以口头信息沟通的方式,直接了解被访谈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

?分为结构化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 ?需要注意:对访谈者要求较高 3.问卷调查法

?是指通过事先拟定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某些心理品质和其他相关因素,收集信息并加以分析的方法。

?分为:是非式、选择式、等级排列式、开放式 ?优点:短时间大量数据

?缺点:数据质量不高,真实性存在问题 4.测量法

是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来测量被试的心理品质或行为的研究方法。

分为:能力测验、性格测验、工作价值观测验、组织公民行为测验等

5.实验法

是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条件下,精确操纵自变量而考察因变量如何因其而变化或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法。

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如霍桑实验) 6.个案研究法

是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几个月、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了解,从而研究其内部心理或行为发展变化的过程、探索其内在的规律的研究方法。

●四种人性假设的基本观点及对应的管理方式

人性假设:管理者对人“为什么要工作”这一问题所做出的假设,即对影响人的生产、工作积极性的最根本的人性因素的认识。 一.“经济人”假设 (一)基本观点

1. 大多数人生来懒惰,会逃避工作;

2.一般人都没有什么雄心,不愿意负责任,宁可被别人指挥; 3. 人生来自我中心,对组织的要求与目标并不关心; 4. 人缺乏理性,本质上不能自律且容易受他人影响。 (二)管理方式

实践领域的代表:泰勒科学管理

1.“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钱收买+权力与控制体系 2. 少数人参与管理 二.“社会人”假设 (一)基本观点

1. 人受到激励不是来源于金钱,而是来源于人的全部社会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认同感、归属感)的满足;

2. 员工看重来自同事对社会影响,会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求乐趣和意义; 3. 生产效率取决于员工的“士气”,随着其社会需求满足的程度而改变; 4.“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会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 (二)管理方式

1. 以人为中心,满足人在工作中的各种社会需要; 2. 重视员工间的人际关系,培养归属感和整体感; 3. 重视团体对个人的影响,提倡团体奖励制度。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一)基本观点

1. 员工会把工作看作是和休息或游戏一样自然的事情,条件适当,员工就会喜欢自己的工作;

2. 在工作中,员工能够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 3. 在适当条件下,人们能接受任务甚至寻求责任。 (二)管理方式

管理的职责是改进组织条件和工作方法,以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达成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完成组织目标。

1.尽量把工作安排得富有意义

2.强调采用内在激励(理论的中心思想)

3.为发挥人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 四.“复杂人”假设 (一)基本观点:

1. 人的需要是丰富而复杂的,在同一时间有各种需要和动机,相互作用结合为统一整体(动机模式);

2. 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3. 在不同单位或部门,会产生不同的需要 (二)管理方式(超Y理论 )

不存在普遍适用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1. 洞察差异

2.随机应变(权变的管理)

第二章 认知与行为

1、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2、首因效应:知觉者最初得到的信息,对于知觉形成具有强烈的影响。 3、近因效应:在社会交往环境中时间上离知觉者最近的信息,容易给人留下深刻而强烈的印象,对认知和评价有较大影响。 4、刻板印象:对人进行知觉时,先根据其某些明显的特性对其进行归类,再依据对这类人已有的固定印象判断该个体。

5、晕轮效应:通过社会知觉获得某个个体某一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其整体行为特征,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

6、印象控制,又称为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7、组织支持感:是指员工对于组织重视自己的贡献和关注其幸福感的全面感知,代表了员工感受到的组织对自己的承诺。 8、心理契约:

广义:指存在于组织和成员之间的一系列无形的、内隐的、不能书面化的期望,是在组织中各层级间、各成员间任何时候都广泛存在的没有正式书面规定的心理期望。

狭义:是员工以自己与组织的关系为前提,以承诺、信任和感知为基础,彼此间形成的责任和义务的各种信念。

●试述影响组织政治知觉的因素

1.组织因素。包括集权化、规范化、组织层级和管理幅度。

集权化越高、规范化越低,越容易出现组织政治行为,对应的出现组织政治知觉的可能性越大。组织层级越多,管理幅度越大,越容易导致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员工的组织政治知觉水平越高。

2.工作环境因素。包括:工作自主性、工作多样性、反馈以及晋升机会和同事关系

缺乏工作自主性、工作多样性及反馈会增加组织政治知觉的可能性。晋升机会有限时,会提高组织政治知觉的水平。与上级及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可以降低组织政治知觉的水平。 3.个人因素

包括:人口学变量和个性特征 研究表明,女性与受教育水平低的人组织政治知觉水平低。马基雅维利主义和控制点是组织政治知觉的重要影响因素。外控与组织政治知觉呈正相关

●试述影响组织支持感的因素 1.组织公平 2.领导支持

3.组织奖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试述心理契约的类型及如何构建心理契约

1.交易型:强调具体、有形,基于当前利益的工具性交换。 2.关系型:强调雇佣双方相互支持和信赖,彼此沟通与交流,承担长久的开放性的责任。

3.团队成员型:员工与组织在事业发展.上彼此承担责任。

构建:①岗位正确合适②与管理者相处舒适③保证适当的交流④绩效得到承认

●联系实际说明如何进行有效的印象控制 (一)艾根的SOLER技术 S(sit):坐或站要面对别人; 0(open):姿势要自然开放 L(lean):身体微微前倾; E(eyea):目光接触; R(relax):放松

(二)自我表现的原则

1.角色获得: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交往情境中的期望与情感。

2.相互支持:既要使对方的期望得到实现,同时也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三章 人格与行为

1.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情境

2.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包括:情绪稳定性、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责任心 3.名词解释:

①马基雅维利主义:个体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的倾向,表现为讲求实效,保持情感距离,为了目标不择手段 ②自恋:一个人认为自己极度重要,希望获得更多的称羡,有权力意识,并且自大。表现为自我中心、爱慕虚荣、自我吹嘘、有支配性、有优越感、傲慢无礼和自以为是。

③精神病态: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并且在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时缺乏愧疚和懊悔。表现为冲动、寻求刺激、缺乏共情、缺乏责任感、缺乏焦虑

④内控型:将事件的原因和控制归于自己的力量,相信无论是正向或是负向的增强现象或事件,都是他自己行为的结果。

外控型:认为事件的原因和控制是归于外部的环境相信行为后果是由运气、机会、命运所造成的,个人不能预测也无能为力。

⑤自我监控: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而调整自己行为的个体能力。

4.试述大五人格理论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1.人格特质对工作绩效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大五模型在员工选拔方面的应用价值与大量实证的依据 人格特质可以预测领导者的绩效

工作态度对人格特质与绩效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2.人格与工作绩效的相关主要表现为——人格与关系绩效的相关

关系绩效不是直接的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是构成组织的社会、心理背景的行为 包括自愿的行为、组织公民行为、亲组织行为、组织奉献行为以及与特定作业无关的绩效行为。

5.试述控制取向与自我监控对工作行为的预测作用 (1)控制取向对工作的影响

①外控型的人对工作的投入较低(缺勤率高) , 内控型的人对工作投入较高 ②外控型的人适合从事常规化的工作,内控型的人适合从事较复杂的、开创性的、不受约束的工作

(2)自我监控对工作的影响

①高自我监控者比低自我监控者倾向于更关注他人的活动,行为更符合习俗,对环境有较高的适应性。

②高自我监控者在管理岗位上更加成功,更擅长灵活应变,能得到更多晋升机会,更容易成为领导者。

第四章 态度

1.工作满意度:

①工作满意度是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的一般态度,高工作满意度常伴随对工作的积极态度,低工作满意度常伴随对工作的消极态度。(罗宾斯)

②来源于组织成员对其工作或工作经历的评估的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洛克) 2.组织承诺:是员工对组织的一种态度,它反映了个体对组织的投入和认同,并且希望保持组织成员身份的心理状态。

3.组织公民行为:是指组织成员自愿做出的对组织有额外贡献的行为,这类行为有助于组织效能的提高。

问答题:

1.态度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三个因素? ①认知因素 ②情感因素 ③意向因素

搜索更多关于: 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的文档
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corz4afc18mqar1rud16ehs64cxmy011x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