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vB=, R=,
把v=带入得,
r1=2d,
如图所示可得, sin θ==, θ=30°,
PM=QN=2d-2d cos θ=2d-d=(2-)d, 所以经过bb'的位置为Q下方(2-)d.
(2) 当正电粒子速度竖直向上进入磁场Ⅰ,距离Q点上方最远. 由几何关系得cos α1==,
α1=60°,
QH1=2dsin α1=d.
当正电粒子进入后与bb'相切时,距离Q点下方最远 由几何关系得cos α2==,
α2=60°,
QH2=2dsin α2=d.
所以有粒子通过的的范围长度为L=2d.
5
(3) r2==d, T==,
轨迹圆所对应的弦越长,在磁场Ⅱ中的时间越长. 当轨迹圆的弦长为直径时,所对应的时间最长为 tmax==,
当轨迹圆的弦长为磁场Ⅱ的宽度时,从cc'飞出所对应的时间最短为tmin==, 从bb'飞出所对应的时间最短为tmin==,
所以最短时间为tmin=.
4. (1) 设a粒子在y轴右侧运动的半径为R1,由几何关系有 +=,
由于B1qv0=m, 解得B1=.
甲
(2) B2最小,说明Q点是a、b粒子在y轴上第一次相遇的点,由图乙可知,a、b粒子同时从O点出发,且粒子在y轴右侧运动的圆周运动半径 R2=, 又B2qv0=m, 解得B2=.
6
乙
(3) 由图丙可见,只有在两轨迹相交或相切的那些点,才有相遇的可能性,所以有y轴上的相切点和y轴左侧的相交点.经分析可知,只要a、b粒子从O点出发的时间差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些相交或相切的点均能相遇. 粒子在y轴右侧的运动半径r1=, 粒子在y轴左侧的运动半径r2=, ① y轴上的相切点坐标为(k=1,2,3,…). ② y轴左侧的相交点相遇 由图丙可知,OA=AC=OC=r2. 可得xA=-r2sin60°=-, yA=-r2cos60°=-,
y轴左侧的相遇点的坐标 (n=1,2,3,…).
丙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