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地方节日 第一课 二月二拦街福
教学目标:
1、 知道“拦街福”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寓言。 2、 学习“踩高跷”,感受“猜灯谜”的乐趣。
3、 体会民间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彩性,领略地方传统文化特色。
教学过程: 一、 交流反馈
建议学生询问老人长辈,也可查阅《温州词典》、《温州民俗》、《瓯越文化丛书》等书籍或上网收集相关的图片或文学资料来了解活动内容。
二、 学习“踩高跷” 1、 看录像
2、 准备易拉罐或木段自制高跷 三、 猜灯谜
四、 收集或制作灯谜布置在教室周围进行竞赛。
第二课 五月端午节
教学目标:
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熟识端午节上民间的一些活动,掌握一至
二次简单的端午节活动的方法,如包粽子,做蛋袋等,在体验性活动中,加深对这个节日的感受。
2、 通过看、思=辨、创的活动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自
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
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端午节时风俗信息 二、 引导、体验
教师从端午节背景资料的介绍——观察、品尝、讨论——动手实践等活动的安排设计,是的这节课中充满着浓郁的民俗气息。
第三节 六月六晒霉日
教学目标:
1、 知道晒霉日的来历,明白高温消毒杀菌的科学道理。 2、 学会利用自然资源来为生活服务,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 揭题导入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懂得高温杀菌的科学道理。 二、 调查了解
1、 知道六月六晒霉的来历 2、 把自己的衣物拿出来晒一晒吧 3、 吧实验中的发现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六月六的晒霉习俗已经渐渐消失,
反映了富裕起来的老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第四课 七月七吃巧食
教学目标:
1、 知道“牛郎织女七夕会”这个故事的美丽传说. 2、 了解巧食的制作原料和制作过程,知道巧食的寓言。 3、 通过学会童谣,感受温州方言的发音特点,领悟勤劳和智慧是
温州人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牛郎织女的传说》交流 二、写下制作糕饼的顺序
三、让学生自带巧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有创意的“七夕之夜”活动,吃巧食,猜猜含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