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5:56: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对当代思想政治

教育的启示

摘 要 交往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贯穿于人的发展过程始终。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视界。将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阈,对我们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全球化 多元主体 范式 差异性 生活情境 人们的交往实践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而在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交往实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丰富精神世界为目的交注实践活动。将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引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入和根植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交往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 (一)交往实践具有“主体――客体――主体”相关性模式。传统的实践理论是建立在“主体――客体”框架或单一主体观的基础上,这种框架中的单一主体观忽视了“人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生活在社会中”这一前提,忽视了“他人”,排斥社会主体间的差别,忽视了主体间关系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制约和影响,容易导致“个人中心论”。后现代实践观以“主体――主体”的框架为基础,具有明显的乌托邦的色彩,撇开了客体中介,消解了主客体关系,在这种交往模式上,主体际关系实际上难以直接建立,容易走向虚无主义。交往实践观是传统实践观和后现代实践观的统一。交往实践观认为,“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双重关系和相关律决不是相互脱离、相互冲突的双元过程,它们是以实践客体为中介而联结起来的诸主体模式,在交往实践中,任何单一主体对客体的改造,都不过是“主体――客体――主体”结构的一个片断和环节,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同时就承载、实现着“主体――主体”交往关系,并受其牵引和制约。另外,客体既不是脱离主体关系的孤立存在物,而是诸主体间物质交往活动的中介,“主体――主体”间交往关系的建立与实现,必需借助于客体中介才能完成。

(二)交往实践具有诸主体性或主体际性。马克思认为,社会和历史是多元主体间交往实践的关联体系,它反对单一主体中心论,强调多元主体的存在意义。同时,交往实践是发生在各个主体之间的行为和活动,在现实的交往关系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

(三)交往实践具有差异性和互动性。交往实践中的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主体是多元主体,是人或人群的结合体,因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各个个体或群体在空间上具有分离性的特点,主体间在文化和价值观上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体现出差异性。在交往实践中,交往的每一个主体都通过交往向对方施加影响,同时又作为客体接受对方的反作用,形成多极主体间相互影响、彼此渗透的交流活动过程。

二、交往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交往实践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交往”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交往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是指导性教育、教育科学实验还是自我教育,归根到底都是交往实践的直接或间接的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重视师生主体间的交往作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于“主体――客体”二分的思维范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者看成是教育主体,学生看成教育

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cslr2679t9da6a52gje3fmdy9ulfu00gh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