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 1.(1分)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干冰气化
B.蜡烛燃烧
C.铁钉生锈
D.高粱酿酒
2.(1分)溶液pH最大的是( ) A.食盐水
B.碳酸饮料
C.白醋
D.澄清石灰水
3.(1分)硅的元素符号是( ) A.Hg
B.Gu
C.Si
D.Sg
4.(1分)Fe(OH)3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5.(1分)上海市垃圾分类实行的“四分类”标准,塑料饮料瓶属于( )
A. B.
C. D.
6.(1分)有关臭氧(O3),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B.臭氧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C.1mol 该物质的质量为 16g
D.一个臭氧分子由 1 个氧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7.(1分)下列反应中一定有单质参加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1分)证明水是化合物的实验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 B.胆矾分解生成硫酸铜和水
第1页(共23页)
C.氧化钙与水生成氢氧化钙 D.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 9.(1分)“〇”和“
”分别是碳原子和氧原子,图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10.(1分)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 ) A.双氧水质量分数 C.氧元素的化合价
B.二氧化锰质量 D.水的体积
11.(1分)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CO2
B.C60
C.CH4
D.O2
12.(1分)下列实验目的与方法不匹配的是( )
A
B
C
探究燃烧的条件
D 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
实验验证铁丝在氧气中燃除去食盐水中的泥目的 实验方法
烧
沙
A.A B.B C.C D.D
13.(1分)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2O3+4HCl═2FeCl2+2H2O B.Zn+2HCl═ZnCl2+H2
C.AgNO3+HCl═AgCl↓+HNO3 D.2NaOH+2HCl═2NaCl+2H2O
第2页(共23页)
14.(1分)有关碳酸钠溶液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焰色反应火焰呈紫色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C.滴加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D.滴加石灰水,有白色固体生成 15.(1分)能与硫酸反应的物质是( ) A.硫酸钡
B.铜
C.氢氧化铁
D.二氧化碳
16.(1分)配制 100g 10%NaOH溶液的实验中,会造成NaOH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是( ) A.取用的 NaOH 固体已部分吸水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用于配制溶液的烧杯中有水残留 D.溶解搅拌时有液滴溅出
17.(1分)将 20℃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是( ) A.降温后过滤,溶液恢复到 20℃ B.蒸发溶剂,过滤,恢复到 20℃ C.溶液中投入少量氯化钠固体 D.倒出一小部分溶液
18.(1分)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碳
B.氢
C.氧
D.氮
19.(1分)在一定条件下,4.8g CuO与CO充分反应后,固体减少0.8g。下列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
A.生成 Cu 的质量:4.8﹣0.8=4g
B.生成 CO2的质量:0.8÷16×44=2.2g
C.参加反应的 CuO 的物质的量:4.8÷80=0.06mol
D.参加反应的 CO 的物质的量:(4.8﹣0.8)÷80=0.05mol
20.(1分)关于复分解反应 Ba(OH)2和X生成了Y和 BaSO4,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X 不是盐 二、填空题(共22分)
21.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农业生产对化肥的需求也不断增大。
第3页(共23页)
B.X 是酸 C.Y 是水 D.Y 不是酸
①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除需要氮、磷、钾元素外,还需要某些微量元素,如“钼”,该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②现有 NH4NO3、NH4HSO4、K2SO4、KNO3四种化肥,请按照要求完成下表:
分类方法一 分类方法二
正盐:NH4NO3、K2SO4、KNO3
(2)
酸式盐:NH4HSO4
(3)
③尿素化学式为 CO(NH2)其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mol 尿2,素中约含
个氮原子。尿素在高温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xCO(NH2)2→C3H6N5+6NH3↑+3CO2↑,x= 。
④实验室鉴别 KCl 和 K2SO4这两种钾肥,选用的试剂的化学式是 。 2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完好)。
①试管 I 中反应后的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当试管 I 中的反应一段时间后,加紧止水夹 a,试管 I 中的溶液 会压入到试管 II,有沉淀生成。试管 II 中发生的中和反应化学方
程式为 ;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最终试管 II 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一定没有的是 。
23.下表为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g/100g 水 物质 NaCl KNO3
35.8 20.9
36.0 31.6
36.3 45.8
36.6 63.9
37.0 85.5
37.3 110
37.8 138
38.4 169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①60℃时,KNO3 的溶解度为 ;表中“37.8”的意义是 。
第4页(共23页)
②20℃时 KNO3的溶解度 (选填“大于”“小于”)NaCl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NaCl 的溶解
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20℃时,完全溶解 18g NaCl恰好得到饱和溶液,所需水量是 g,该溶液质量分数为 。
④20℃时,向10g KNO3固体不断加水,有关图象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⑤现有150g KNO3和4g NaCl的混合物,能得到较纯净的KNO3且质量最多的操作是 (选填编号)。
a.20℃时,投入12mL 水中,充分搅拌、溶解、过滤。 b.取80℃时100g 水溶液,冷却到20℃时,过滤。
c.100g 水溶解,加热蒸发至有晶体析出停止加热,冷却至20℃,过滤。 d.20℃时,投入10mL水中,加热至80℃,趁热过滤。 三、简答题(共18分)
24.下列是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
(1)仪器乙名称为 ;利用装置 A 制取氧气,甲中粉末是 ,甲中粉末状固体应平铺在试管底部,然后加热,“平铺”的理由是 。
(2)制取二氧化碳时,若要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选择的装置是 (选填编号);收集装置是 (选填编号),选择该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
(3)含 0.3mol HCl 的盐酸,与足量的 CaCO3反应,最多可以得到 CO2多少
第5页(共23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