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0:20: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双氧水质量分数 C.氧元素的化合价

B.二氧化锰质量 D.水的体积

【分析】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化合价原则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过程中,过氧化氢不断分解,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变小,故错误;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故正确;

C、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生成的水中氧显﹣2价,氧气中氧的化合价是0,故错误;

D、该过程中生成水,水的体积增大,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难道不大,掌握催化剂的概念、化合价原则等即可顺利解答。 11.(1分)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CO2

B.C60

C.CH4

D.O2

【分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 A、CO2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与石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B、石墨、C60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 C、CH4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与石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D、O2是由氧元素形成的单质,与石墨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 12.(1分)下列实验目的与方法不匹配的是( )

A

B

C

探究燃烧的条件

D 探究二氧化碳

是否 与水反应

实验验证铁丝在氧气中燃除去食盐水中的泥目的

第11页(共23页)

实验方法

A.A B.B C.C D.D

【分析】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物容易溅落; 过滤能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

可燃物燃烧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容易炸裂集气瓶,因此应该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西沙或加入适量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该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过程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该选项能够验证燃烧条件; D、实验过程中,塑料瓶变瘪,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的,也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导致的,也可能是二者共同导致的,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1分)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2O3+4HCl═2FeCl2+2H2O B.Zn+2HCl═ZnCl2+H2

C.AgNO3+HCl═AgCl↓+HNO3 D.2NaOH+2HCl═2NaCl+2H2O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

第12页(共23页)

═2FeCl3+3H2O。

B、该化学方程式氢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Zn+2HCl═ZnCl2+H2↑。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D、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NaOH+HCl═NaCl+H2O。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14.(1分)有关碳酸钠溶液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焰色反应火焰呈紫色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C.滴加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D.滴加石灰水,有白色固体生成

【分析】根据碳酸盐的化学性质和焰色反应回答。 【解答】解:A、钠盐的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故错误; B、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故正确;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滴加盐酸,产生大量气泡,故正确;

D、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滴加石灰水,有白色固体生成,故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涉及碳酸盐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的碱性和焰色反应,难度不大。 15.(1分)能与硫酸反应的物质是( ) A.硫酸钡

B.铜

C.氢氧化铁

D.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解答】解:A、硫酸和硫酸铜不反应,A错误; B、铜没有氢活泼。不反应,B错误;

C、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C正确; D、二氧化碳和硫酸不反应,D错误; 故选:C。

【点评】酸具有通性,酸和酸碱盐反应产物中要出现气体、沉淀或水。

第13页(共23页)

16.(1分)配制 100g 10%NaOH溶液的实验中,会造成NaOH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是( ) A.取用的 NaOH 固体已部分吸水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用于配制溶液的烧杯中有水残留 D.溶解搅拌时有液滴溅出

【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取用的 NaOH 固体已部分吸水造成所取溶质偏少,溶剂偏多,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C.用于配制溶液的烧杯中有水残留,会因溶剂偏多而造成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D.溶解搅拌时有液滴溅出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影响。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答本题可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有关,分析操作中的错误操作,判断错误操作对溶质、溶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1分)将 20℃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是( ) A.降温后过滤,溶液恢复到 20℃ B.蒸发溶剂,过滤,恢复到 20℃ C.溶液中投入少量氯化钠固体 D.倒出一小部分溶液

【分析】A、B和D根据固液共存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回答;C根据少量氯化钠固体加入后对于其还没有达饱和状态判断。

【解答】解:固液共存的液体都是饱和溶液吧。

A、降温后析出晶体,固液共存,过滤,溶液恢复到 20℃,由于溶质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A可行;

B、蒸发溶剂,固液共存,过滤,恢复到 20℃,溶液仍饱和,故B不可行;

C、溶液中投入少量氯化钠固体,由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和水的质量不变化,得到

第14页(共23页)

的溶液对于硝酸钾还是饱和溶液,故C不可行;

D、由于溶液有均一性,倒出一小部分溶液,所得溶液仍饱和,故D不可行; 故选:A。

【点评】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进行分析。

18.(1分)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碳

B.氢

C.氧

D.氮

【分析】根据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进行解答;

【解答】解: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碳元素。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根据有机物的概念解答此题。

19.(1分)在一定条件下,4.8g CuO与CO充分反应后,固体减少0.8g。下列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

A.生成 Cu 的质量:4.8﹣0.8=4g

B.生成 CO2的质量:0.8÷16×44=2.2g

C.参加反应的 CuO 的物质的量:4.8÷80=0.06mol

D.参加反应的 CO 的物质的量:(4.8﹣0.8)÷80=0.05mol

【分析】根据固体质量差量法求算生成的铜以及二氧化碳的质量以及求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以及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解答】解:设生成的铜的质量为x,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z,一氧化碳的质量为a。 CO+CuO

CO2+Cu 固体质量差量

28 80 44 64 80﹣64=16 a z y x 0.8g

=x=3.2g y=2.2g z=4g a=1.4g

第15页(共23页)

===

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cu9b5ecvz7s7tu43p391qw0b8cvba00t53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