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如何反思共3页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2:24: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如何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进行理性审视和解剖,作出自我批评、自我否定、自我改进,最终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故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这里浅谈教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反思师生角色是否正确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是导演,学生的角色是演员,即人们常说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为导演的教师角色是否到位,可从两方面考察:一看教师的讲解是否具有指导性、启发性、点拨性,是否做到点到为止。这就要求教师勤于课前,精心备课。不合格教师的讲解则是照本宣科,包办代替和满堂灌。二看教师设计的训练内容是否有利于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好的设计应使学生能在训练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优化品质、健全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在训练的设计上下功夫,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合格教师的训练设计是面面俱到,无重点无梯度无针对性,学生则陷进题海和疲劳战。 二、反思课堂氛围是否和谐

新课程倡导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倡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教学民主思想,要采取有效措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无拘束的参与教学活动的决策,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的任务也就是想办法创设一个既宽松民主又有竞争势态的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这一

第 1 页

任务完成的优劣,可从三方面考察:一看学生的参与面,全体或绝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在围绕教师的问题转,学与教和谐同步就是比较理想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同学生形成情感共鸣,让学生愿参与到活动中来;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让学生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二看学生的精神状态是否饱满。学生精力集中,积极参与,发言踊跃,有欲罢不能之势,表现欲望强烈,不同观念各抒己见,甚至有激烈交锋,就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技艺,要善于启发诱导,要有抑扬顿挫、富于激情和幽默感的语言,要有传神传情的眼神和肢体语言。要有高超的教学机智,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灵感之火花并引发为熊熊烈火,让学生获得成功之快感;及时发现学生思维之障碍,启发之点拨。三看学生的兴趣是否持久。好的课堂教学应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同步发展。兴趣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人具有终生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好的兴趣培养应有激趣、持趣、延趣三个过程。要求教师大力实施问题策略,用联系生产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开课,课中用一个一个问题创造几个高潮持趣,课后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用活动把兴趣延续到课外乃至终生。

三、反思教学重心是否落实

突出主体性,就是要把教学的重心落实在学生的“学”上。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这就界定教师的任务是教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亦即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做传授的机器,学生不能做接受和储存的容器,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第 2 页

教师要着眼于学,让教作用于学,坚持把学习方法的指导贯穿于课堂始终,把教会学生学习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来抓,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坚决摒弃手中有教材,眼中无学生,心中无方法的填鸭式教法。只有改变了方法才能改变教学的低效状态。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2、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3、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

第 3 页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如何反思共3页文档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cw422gnh56rgfk15sw18xzko02xoc00fz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