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十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回 林景熙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注释] 梦回:梦醒。 林景熙:号霁山,宋末诗人。有气节,宋亡不仕。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答: (2)最后一句中的“未眠鸥”,可谓独具匠心,请赏析其作用。
答: 4.3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凤栖梧 王庭筠①
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②。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 注:①王庭筠,金代书画名家,善诗文。官至翰林修撰,金章宗承安元因赵秉文上书事被削职,降为郑州防御判官。②语出唐代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抒发宫女离家别亲,禁锢深宫的痛苦之情。
⑴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词,说说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有哪些。
答: ⑵“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本词景与情是如何结合的。 答: 4.4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 阵 子
李煜
四十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①。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②。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①烟萝:草树茂密,烟聚萝缠。②沈腰:指人瘦,出自南北朝沈约给友人的信;潘鬓:指鬓发花白,出自晋代潘岳的文章。
⑴这首词的上阕写了“四十来家国”的哪些景象?“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用了哪种艺术手法?
答: ⑵这首词中的对比体现在什么地方?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4.5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今夜,月 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②,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③此事, 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指花坛;②欹:倾斜。③都来:算来。 1.上阕是从哪些角来描写秋夜景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
2.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寒”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答:
3.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来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请简要分析。
答:
4.6十五、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晚景
陈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1.此词上片中划线的几句从哪些角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答: 2.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是怎样抒发的?
答: 习反思:
4.9十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贺铸①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①贺铸:北宋词人。《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1)这是一首咏物词,作者所咏为何物?“当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表现其什么特点?
答: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简要分析。
答:
(3)结合全词,说说词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4.10十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赵令畤
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紫陌①青门,今宵雨魄云魂②。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注释]①紫陌:京城的道路,代指京城。 ②雨魄云魂:化用楚襄王梦神女事,此处表示伊人已逝,只能于梦中寻见。
(1)“搓得鹅儿黄欲就”中“搓”将柳树变化描写得生动有趣,请简要赏析。
答: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并分析其效果。
答:
(3)首句“春风依旧”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分析。
答:
4.11十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行 杨亿
江南节物①,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②。 寿阳妆罢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④。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注释】①节物:时令,节气。②借用陆凯赠范晔的诗“折梅送驿站,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支春”。③寿阳妆:是寿阳公主梅落额头的故事。④的的:明明白白的意思。天真:自然本色。
⑴这首词为咏梅之作,可前三句并未写梅,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答: ⑵从全词看,本词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 4.12十九、阅读下面的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
[元]张养浩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 比黄花瘦。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⑴曲题为“对菊自叹”,作者自叹什么?
答: ⑵“人比黄花瘦”与“问花不语”二句各是借用(或化用)了哪位词人哪首词中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 ⑶这首曲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对此作具体分析。
答: 4.13二十、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西番 [唐]温庭筠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定西番 [唐]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1) 简要分析温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简要说明牛词中抒情主人公“梦长安”的原因及这句话在全词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两首词结尾二句都传达了相思之情,但传情手法有较大差异,请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