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等级考第二次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14:21: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等级考第二次质量调研(二模)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以下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西周早期青铜器利簋铭文“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尚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牧野”以上材料指向同一事件,两则材料 A. 互为印证 B. 互相矛盾 C. 孤证不立 D. 不足采信 【答案】A

2.《左传》“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此处鼎的主要功能是 A. 生活用品 B. 祭祀礼器 C. 权力象征 D. 生产工具 【答案】C

3.有学者称,“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这里“历史渊源”是指周公制定的 A. 分封制 B. 礼乐制度 C. 宗法制度 D. 井田制度 【答案】B

4.下列历史名人出生于公元前4世纪上半期的是 ①庄子 ②荀子 ③孟子 ④柏拉图 ⑤亚里士多德 ⑥苏格拉底 - 1 -

公元前369年 公元前313年 公元前371年 公元前427年 公元前384年 A. ② B. ①③⑤ C. ④ D. ⑥ 【答案】B

5.汉初推行“与民休息”政策,与之相对应的思想基础是 A. 法家思想 B. 黄老思想 C. 儒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答案】B

6.“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描述的政治制度是 A. 三公九卿制 B. 内外朝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 【答案】C

公元前469年 7.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某个朝代“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此学者所说的朝代最有可能是 A. 西汉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答案】C

8.“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中外知识线第二次接触的世界背景是 A. 明代朝贡贸易 B. 新航路的开辟 C. 启蒙运动开展

- 2 -

D. 工业革命扩展 【答案】B

9.“专制”与“自由”、“特权”与“平等”、“神性”与“理性”体现了17-18世纪社会现实与思想观念的对立。这种对立最典型的国家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法国 【答案】D

10.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曾对着伦敦街头辉煌灯火发出“整个欧洲的灯火正在熄灭”预感,其依据是 A.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英国工业革命开展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D

11.1936年12月,对中国无尽内战“提不起兴趣”的美国《纽约时报》突然在头版连续15篇重量发布中国新闻。与此转变相关的事件是 A. 西安事变震惊中外 B.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C. 七七事变日本侵华 D. 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答案】A

12.下表为英国不同年代总就业人口中农业与工商业所占比例,导致这一结构变化直接原因是

A. 海外殖民 B. 工业革命 C. 圈地运动 D. 光荣革命 【答案】B

- 3 -

13.19世纪末因国家统一和工业化导致社会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工业产值迅速上升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俄国 【答案】C

14.“自由放任”和“国家调控”是资本主义经济两个不同阶段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转型的典型标志是 A. 第二次工业革命 B. 罗斯福新政 C. 经济大萧条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B

15.“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发出此种呼喊的是 A. 魏源 B. 严复 C. 章学诚 D. 梁启超 【答案】D

16.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最早阐发到甲午战争结束后渐趋沉寂的近代思潮是 A. 中体西用 B. 进化论 C. 民主共和 D. 实业救国 【答案】A

17.“木制帆船舰队再也无法与蒸汽动力的战船相对抗了”基于此种教训与认识而进行“改变”的国家有 A. 英、法、美 B. 俄、日、清政府 C. 德、俄、美 D. 法、德、日本 【答案】B

18.清末学堂里,学生们从《民报》上可以看到的是

- 4 -

A.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B. “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C.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D.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答案】A

19.二战后它曾是大国合作的试验场,也曾是大国博弈的竞技场。它是 A. 德国 B. 法国 C. 美国 D. 苏联 【答案】A

20.1961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找到法国总统戴高乐,言语间浸透热心,“请相信我!让咱们把欧洲团结起来吧,亲爱的兄弟!咱们三自己能够一同干:您、我和(西德总理)阿登纳。”英国要表达的是 A. 抵制美苏冷战 B. 参与欧洲联合 C. 控制欧洲市场 D. 实现欧洲自强 【答案】B 二、综合分析题 (一)外交七十年

21.中国走向世界:新中国的外交经历了“一边倒”外交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拓展外交舞台,致力于全方位的外交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请将图片下字母按表格内逻辑关系填入适当位置。

- 5 -

2019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等级考第二次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d1zr33hvb9acj39qpyw5s23r4b08q00eo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