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
5.横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调整完毕后,杵头杆在螺帽处外露20~100mm。
6.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软横跨柱,调整螺栓螺杆外露长度应为20mm至螺纹全长的1/2。 7.横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不得有接头;钢绞线在楔型线夹内回头长度为300~500mm, 端部用Φ1.6~2.0mm铁线密扎3圈,回头与本线用Φ1.6~2.0mm铁线密扎100mm,施工偏差为±10mm。
8.软横跨各吊线用两股Φ4.0mm铁线拧制,上端应作永久性固定,下端做临时性固定,回头为200~300mm。
第五节 硬横跨安装
一、硬横跨的组成
硬横跨由横梁和两侧的支柱组成。
硬横跨横梁(简称硬横梁)是由若干个梁段用螺栓连接而成 。硬横梁端头部分梁段称为“硬横梁端头段”,用“YHT”表示。硬横梁中间部分各梁段称为“硬横梁中间段”,用“YHZ” 表示。硬横梁用“YHL”表示。
根据跨度和悬挂负载选用不同长度和不同型号的梁段组成硬横梁,如 YHL-29.5(A)表示为29.5米长A型硬横梁。 YHL-29.5(A)型硬横梁的组成为: YHT(A)+YHZ-1(A)+YHZ-1(A)+YHT(A)
表示为自左端至右端组成29.5(A)型硬横梁的梁段是:(A)型YHT梁段、1(A)型YHZ梁段、1(A)型YHZ梁段和(A)型YHT梁段。
通过A、B、C型可以分为硬横梁采用不同型号的角钢。通过1、2、3??编号可分为硬横梁采用不同的长度。
硬横跨支柱采用直径为550mm,容量为60kN2m的圆形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埋入地下部分用“杯型”基础固定。
二、硬横跨安装
硬横跨安装是通过装在平板车上的吊车完成的,主要有以下工作内容: (一)地面组装
按设计给定的长度及横梁型号,将横梁各段组装在一起。 (二)安装临时托架及操作架
临时托架的顶部应为硬横梁抱箍的底面位置,操作架的安装高度应视安装抱箍作业方便而定。
(三)吊装横梁
在梁的两侧端部各绑一根晃绳,吊车吊起横梁使其下弦杆超过支柱顶,通过晃绳调节使横梁对准支柱,由柱顶套下放置在临时托架上。
(四)横梁与支柱固定
将抱箍塞入弦杆与支柱之间,用木楔或调整丝杠调整硬横梁与支柱的相对位置,对准孔位后用螺栓固定。先将抱箍与硬横梁固定,然后再将两相对抱箍固定。
(五)拆除临时托架和操作架。
三、硬横跨安装技术要求
(一)硬横梁组装时,各梁段要连接密贴,其间隙可用垫片(厚3~5mm,面积与角钢相同)调
17
整,各部螺栓要对角循环紧固。中段横梁有上、下方向性,不得装反。
(二)硬横梁组装应顺直,并应预留拱度。
(三)硬横梁安装应呈水平状态,其梁底面距最高轨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100mm,-0mm。
(四)两支柱距离要符合设计要求;两支柱中心连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支柱应垂直竖立。 (五)临时端横隔是防止端头段的上、下弦杆碰撞变形加装的,硬横跨安装完毕后才能拆下。
18
。
第二节 补偿器的组成
补偿器是一种能自动调节线索张力的装置。补偿器主要由滑轮组、坠砣、坠杆和杵环杆等组成。
一、滑轮组
滑轮组由补偿滑轮和补偿绳组成。
补偿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其结构见图15-3所示。定滑轮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主要起省力的作用。
二、坠砣、坠砣杆
坠砣一般采用混凝土制成。每块重25kg,呈中间开口的圆饼状。坠砣码放到坠砣杆上后悬吊到补偿绳上。
坠砣杆采用Φ16mm的圆钢加工制成,上端为单孔焊环,下端为托板。坠砣杆的规格根据放置坠砣的块数不同分为三种型号:17型长为2100mm;20型长为2450mm;30型长为3550mm。
三、下锚补偿的类型
线索下锚补偿方式分为半补偿和全补偿。 1.半补偿
承力索为硬锚,对接触线进行下锚张力补偿的方式称为半补偿。 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其传动比为1:2。 2.全补偿
对承力索和接触线都进行下锚张力补偿的方式称为全补偿。
接触线下锚补偿方式与半补偿相同,承力索下锚补偿由两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其传动比为1:3。
3.线索的额定张力
补偿器能使线索保持恒定张力。线索的额定张力一般采用如下数值: 接触线:
TCC-100和GLCA TCC-85和GLCB
承力索:
TJ-85和GJ-70 15kN GJ-100 20kN
100 10Kn 21580 8.5kN 173第三节 补 偿 装 配
一、预配
根据平面图和安装图设计的下锚方式,领取补偿装配所需零件,截取、预制补偿绳,按顺序穿补偿滑轮并做钢绞线回头。
滑轮组传动比为1:2时,补偿绳长约10m;传动比为1:3时长约15m。
19
二、安装
1.安装定滑轮装置(全补偿)。为了避免补偿绳与拉线相磨,应使滑轮偏向线路侧, 并且轮子顶高出柱顶100mm。
2.挂补偿。将承力索和接触线下锚补偿分别吊装。为防止补偿绳风摆侵限,装好后应将其临时绑在支柱上。
三、技术要求
1、滑轮状态必须符合设计并应完整无损,滑轮油槽内应灌注黄油,使滑轮转动灵活。 2、补偿绳不得有松股、断股等缺陷,不得有接头。
3、承力索和接触线在补偿器处的额定张力应符合设计规定。补偿器重量允许偏差为额定重量的±2.5%。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