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植物生态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1:18: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四 、生物与土壤

1 菌根真菌定义及类型(外生型菌根,内生型菌根,内外兼生型菌根)

答:菌根真菌是菌丝侵入树木根的表层细胞壁或细胞腔内,形成一种特殊结构的共生体。

根据真菌菌丝着生状况可分三种类型:

外生型菌根 由担孢子菌、子囊菌或藻状菌形成。菌丝形成菌套,菌丝仅侵入根外层细胞之间而不进入细胞腔内,如桦树、冷杉、松树的菌根.

内生型菌根 由藻状菌的一些属形成,菌丝不形成菌套、伸进根的表皮和表皮细胞之内和其间,并发展到土壤中,如某些槭树、鹅掌楸,南洋杉等 .

内外兼生型菌根,兼具二者特点,主要是子囊菌

2 根际效应:

根向周围土壤分泌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氨基酸等,可使根围微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

3、盐碱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有哪些?

答:形态:植物矮小、干硬、叶不发达、蒸腾面小、气孔下陷、表皮有厚外皮、灰白绒毛

结构:细胞间隙小、栅栏组织发达、贮水细胞 生理:

聚盐性植物:植物原生质对盐的抗性强,极高的渗透压,能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并把这些盐类积聚在体内而不受伤害。

泌盐性植物:根细胞对于盐类的透过性很大,但是他们吸进体内的盐分不积累在体内,而是通过茎、叶表面上密布的分泌腺,把吸收的过多盐分排出体外。

不透盐性植物:植物细胞的渗透压也很高,根细胞对盐类的透过性非常小,几乎不或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类。

五、种群生态学

1、种群的水平(局限种群、混合种群、地理小钟、物种)

答:局域种群:通常是指包含相互之间很可能混合或重组的一群个体。

混合种群:由一群通过偶然基因流松散联系的局域种群组成, 种群区分不是非常明确,混合种群有时也被称为种群的种群,混合种群是一个种群内部不同亚种群的集合。

地理小种(亚种):由遗传上相似的地理种群或基因型集合组成,这些集合在一个或多个遗传元素上具有明显的区别。常被称之为亚种。

物种:能够互相交配的自然群体,该群体与其他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2、内分布型 答: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 3、环境容纳量:种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即一个有限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称为系统或环境对该种群的容纳量 4、性比: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

5、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下降型种群)

答:① 增长型种群: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② 稳定型种群: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增长型和下降型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

③ 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6、种群生命表定义及类型 答:生命表是指列举同生群在特定年龄中个体的死亡和存活比率的一张清单,是最清楚、最直接地展示种群死亡和存活过程的一览表。 类型:特定时间生命表(静态);适用于世代重叠的生物;根据在某一时刻对种群的年龄分布频率的取样分析而获得,反映了种群在某一特定时刻的剖面。 特定年龄生命表(动态);适用于世代不重叠的生物,如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的各月种群动态。从同时出生或同时孵化的一群个体开始,跟踪观察并记录其死亡过程,直至全部个体死亡为止。

动态混合生命表;把不同年份同一时期标记的个体作为一组动物处理 图解式生命表 植物生命表

7、Logistic增长模型形式及参数含义(S型增长曲线) 答:应具备的条件:

第一:具有稳定的年龄分布.

第二:对种群密度测定有恰好的单位.

第三:每个个体增长率与种群大小成线性关系.

第四:种群密度对增长率的影响是瞬时作用,不存在时滞效应.

8、内禀增长率rm

答:安德烈沃斯(1954)的定义:

① 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② 在食物和空间不受限制;③ 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④ 在环境中没有天敌;⑤并在一定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性质的环境组配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

人们只能在实验室条件下,人为的“不受限制”才能观察到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

9、生态入侵

答:是指外来物种通过人类活动或者自然途径被引入到新的生态系统中,并依靠其自身强大的生存竞争力,种群不断增加,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削弱或丧失;或者外来物种进入相对完整的植被中,在其中起支配作用,甚至完全替换了该植被,这些现象称为生态入侵。

10、r-对策定义:生活在条件严酷和不可预测环境中,种群死亡率通常与密度无关,种群内的个体常把较多的能量用于生殖,而把较少的能量用于生长、代谢和增强滋生的竞争能力。

r-对策特征:个体小,寿命短,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在裸地生境具有很强的占有能力,对后代的投资不注重质量,更多的是考虑其数量。在植物界表现为种子小,结实量大,能够远距离传播种子。 举例及生态学意义:老鼠、松鼠

1、生殖率高,发育速度快,世代时间短;

2、种群在数量较低时,可以迅速恢复到较高的水平;

3、后代数量多,通常具有较大的扩散迁移能力,可迅速离开恶化的环境,在其他地方建立新种群;

4、常常出现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

5、高死亡率、高运动性和连续面临新环境,可能使其成为物种形成的新源泉。 k-对策定义:生活在条件优越和可预测环境中,其死亡率大都取决于密度相关的因素,生物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因此种群内的个体常把更多的能量用于除生殖以外的其他各种活动。

k-对策种特征:个体大、寿命长,出生率低,死亡率低,稳定环境下竞争能力较高,对每个后代投资巨大。 举例及生态学意义:大象

1、种群的数量较稳定,一般保持在K值附近,但不超过此值; 2、导致生境退化的可能性小;

3、具有个体大和竞争能力强等特征,保证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取得胜利。

11、生境:生物生存的周围环境

生态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余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12、蚂蚁与金合欢的互利共生(提供蜜和蛋白质等食物:提供防御性)

答:植物为蚂蚁提供蜜和蛋白质,空的叶刺可以筑巢;蚂蚁为植物提供防御性:有蚂蚁的合欢长得较快,萌芽存活率较高,无蚂蚁的合欢芽上有大量的食草昆虫

13、什么是他感作用?研究他感作用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某些植物能分泌一些有害化学物质,阻止别种植物在其周围生长,这种现象称他感作用, 或叫异株克生。

意义:1、植物他感作用的研究在农林业生产和管理上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在农业上,有些农作物必须与其他作物轮作,不宜连作,连作则影响作物长势,降低产量。这种现象被称为歇地现象。例如,早稻就是不宜连作的农作物,它的根系分泌的一种酸,对早稻的幼苗起强烈的抑制作用,连作时则长势不好,产量降低。 2、植物群落都由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他感作用是造成某种植物的出现引起另

一类消退的主要原因之一。例:Bode(1958)阐明了黑核桃树下几乎没有草本植物的原因。该树种的树皮和果实含有氢化核桃酮,当这种物质被雨水冲洗到土中,即被氧化成核桃酮,并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3、引起植物群落演替的原因大体上分为外因和内因两大类,关于植物群落演替的内在因素,他感作用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4 他感作用在森林动态与森林经营中的作用 他感作用是影响森林天然更新的重要因子

混交林森林植物中很多树种如松科、柏科、杨柳科、桦木科、壳斗科、胡桃科等都具有他感作用。 5 发展趋势 抗病虫害、抑制杂草等品种的开发;分离鉴定他感作用物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全球变化等因素对他感作用的影响。

六、种群生态学

1、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一定的种类组成、各物种相互联系、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具有一定结构、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具有边界特征

2、Raunkiaer生活型系统的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下芽植物、一年生植物

3、群落交错区及边缘效应

答:群落交错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是一个交叉地带或种群竞争的紧张地带,发育完好的群落交错区,可包含相邻两个群落共有的物种以及群落交错区特有的物种,在这里,群落中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的密度往往比相邻的群落大。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

4、生物多样性: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物种水平:物种多样性 低于物种水平:遗传多样性

高于物种水平:群落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搜索更多关于: 植物生态学 的文档
植物生态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d72617ivj9x6b7430zv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