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一个人在某一学科领域的思维可能达到形式运算水平,但遇到新的困难问题时,其思维水平又会退回到具体运算水平。( )【判断】 57、答案:√。(P17)。
58、加里培林认为,心智动作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强化而实现的。( )【判断】 58、答案:×。 解析:(P94)。
59、指导教学模式以学生成绩为中心。( )【判断】 59、答案:√。解析:(P164)。
60、操作整合阶段动作结构的特点是( ) 【多选】 A、疲劳感降低 B、多余动作减少 C、整体动作趋于协调 D、协调性较差
60、答案:ABC。解析:(P91)。
61、课堂里的每个学生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他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各种群体,下列属于正式群体的有( ) 【多选】 A、少先队 B、同辈群体 C、班级小组 D、班级
61、答案:ACD。解析:(P171)。
62、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思维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 ) 【单选】 A、学习方法 B、教学目标
C、教学方法 D、教学策略
62、答案:C。解析:(P161)。
63、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问题空间一般包括问题的( ) 【多选】 A、结果状态 B、起始状态 C、目标状态 D、中间状态
63、答案:BCD。解析:(P112)。
64、( )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此时他们开始自觉的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 【单选】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自我意识 D、社会自我
64、答案:B。解析:(P21)。
65、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主要有( ) 【多选】 A、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 B、思维具有补偿性
C、已经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 D、已经有了守恒概念
65、答案:CD。解析:(P16)。
66、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守( ) 【多选】 A、学生主体性原则 B、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C、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D、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66、答案:ABCD。解析:(P148)。
67、要理解新信息的意义,首先必须获得充分的( ) 【单选】 A、感性经验 B、理想经验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67、答案:A。解析:(P74)。
68、以下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表述正确的事( )【多选】 A、学与教的过程中,学生为第一要素,教师为第二要素 B、学与教过程中包括五个要素
C、评价与反思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是相对独立的成分 D、学生是学与教过程中的主体因素 68、答案:ABCD。解析:(P4)。
69、采用观察、谈话等方式收集资料,对个别学生进行的评价称为正式评价。( )【判断】
69、答案:×。解析:(P219)。
70、研究表明,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因素众多,其中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外部一般条件是( )多选 A、同伴群体 B、家庭教养方式 C、社会风气 D、认识失调
70、答案:ABC。解析:(P134)。
71、班级规模越大,课堂管理所遇到的阻力就越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便越差。( )【判断】
71、答案:×。解析:(P177)。
72、不包含或只包含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称为( )【单选】 A、反例 B、正反例 C、反正例 D、正例
72、答案:A。解析:(P79)。
73、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心的是( )【单选】 A、学生听课效果 B、减少课堂混乱 C、人际关系的影响 D、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73、答案:C。(P177)。
74、某学生在在考场产生了”怯场”现象,常常是由于该动机水平(选】 A、中等 B、过弱 C、过强 D、偏弱
74、答案:C。解析:(P56)。
75、教学评价的目的是要对( )做出决策。( )【多选】 A、学生培养方案
)【单 B、课程 C、教学方法 D、教师
75、答案:ABC。解析:(P180)。
76、课堂氛围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 【单选】 A、互相帮助 B、连锁性感染 C、互相监督 D、遵守纪律
76、答案:B。解析:(P174)。
77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学中所有问题的解决提供具体模式。( )【判断】 77、×。解析:(P8)。
78、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 【判断】
78、答案:√。解析: (P20)。
79、元认知计划策略是元认知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多选】 A、设置学习目标 B、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C、浏览阅读材料 D、对注意加以跟踪
79、答案:ABC。解析:(P1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