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运输供给
1、 什么是运输供给?有哪些特点?
(1) 运输供给:指运输生产者在某一时刻,在各种可能的运输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
提供的各种运输产品的数量
(2) 特点:“有效”供给的范围较大;a短期价格弹性较大;b运输供给存在明显的外部
成本;c运输供给水平受公共资本数量限制;d具有一定不可分性;e某种程度上可替代性与某种程度上不可替代性并存
2、如何衡量运输供给的大小?
答:在运输生产要素的总规模一定时,形成的运输供给能力取决于运输生产要素的组合的优化程度,即运输系统的效率;运输供给能力与生产要素数量,技术水平,组合方式有关。 3.运输供给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并给以具体分析 (1) 运价水平 (2)运输生产要素价格 (3)政府税费政策
(4)信贷政策,筹资的难易程度,利率高低 (5)运输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利润率差别 (6)运输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 (7)其他因素如法规的约束程度
4、什么是运输供给弹性和运输供给弹性系数? 答:反映运输供给对运价变化后的反应灵敏程度 5、为什么不同运输服务的供给价格弹性大小不同? (1)运输生产的技术类型不同 (2)各种运输服务的难易程度不同 6、简述运输供求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特点:过剩需求,过剩供给交替出现,特别在短期比较明显 (2)原因:a运输需求的波动变化;b运输供给不能做即时调整
7、每当节假日期间,旅客运输供给总是显得不足,试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并就如何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原因:节假日属于运输高峰时期,但由于运输供给者不能做出即时调整,即不能以高峰时期的运输需求为依据来制定供给能力,因此供给不足
8、分析运输供求不平衡的不良影响
(1)供>求:供给方:设备人员闲置,运输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同时运价低。 (2)供<求需求方:需求得不到满足,价格高。
9、如何判断一定时期运输供求平衡状况?答:可以通过以下指标判断
(1)行车利用率=载运行程/总行程%【反映一定时期运输供给能力的利用程度】 (2)车辆效率指标a单车期产量=客货周转量总和/车数%【单车期产量,车吨位期产量】
b 车吨(座)位期产量=周转量/吨(座)位数%
10、简述运输供求调控的目标及依据。
(1)目标:从总体上,使运输供求基本平衡,尽量在实现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实现结构平衡 (2)依据:需求满足的重要性;促进市场竞争,提高效率;运输结构合理化
第五章 运输成本
1、什么是运输成本?什么是成本函数?运输成本函数成立的依据? 运输成本:提供一定运输产品时,运输生产要素消耗的货币形态 成本函数:表示产出量与运输服务的投入量关系的函数; 成立依据:投入要素的价格不变为前提
2平均运输成本(AC)与边际运输成本(MC)有何区别?
AC反映的是一个时段的平均水平;MC反映的是产量点的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指平均每一单位产出所需的成本;边际成本表示增加1单位产出所需增加的成本
3、固定运输总成本(FC)、变动运输总成本(VC)、运输总成本(TC)的变动规律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请图示。
4、平均固定运输成本(AFC)、平均变动运输成本的(AVC)的变动规律是什么?为什么? 5、平均运输成本(AC)的变动规律是什么?为什么? 6、平均运输成本和运距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7、简述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
(1)技术因素【运输企业的技术;运输基础设施的技术状况】 (2)人为因素 (3)管理因素
(4)运输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物质要素;服务费用水平的变化;资金利息率变动;工资水平的变动】 (5)体制因素
8、什么收益、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1)收益:运输生产过程中的货币收入
(2)总收益:运输企业提供一定的产品,所获得的总的货币量 (3)平均收益:运输企业提供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货币量 (4)边际收益:运输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供应商所增加的货币量 9、简述运输量、运输成本和利润三者的关系 10、什么是运输规模经济?形成原因有哪些?
运输规模经济:由于运输生产规模的扩大所导致的平均运输成本的下降,从而给企业带来好处,这种现象称为规模运输经济
原因:(1)供应商批量购买成本低
(2)大企业具有较大的服务能力,资源具有连续性 (3)采用新技术,合理搭配,减少成本 (4)分工精细,效率高
用途:(1)确定企业的最佳生产规模(2)确定合理运距(3)确定合理批量
第六章 运输价格
1、什么是运价?它是如何构成的?
运价:运输产品的价值的货币形式,即运输企业所提供运输产品的价格 构成:运价=运输成本+盈利[税,利润] 2、运价有哪些特点?
(1)运输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时空上的不可替代性,只有销售价格一种形式 (2)货物本身的价值不加入运输价值 (3)固定资产损耗时运输价值影响很大
(4)单位运输产品价值量存在着递远递减的规律性,即与运距有密切关系 (5)运输产品的价值以它的使用价值为物质承担着 (6)种类繁多,结构复杂 3、运价的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功能:a收入分配的职能【处理各方利益关系】
b调节运输市场供求关系的职能; c促进运输企业竞争
作用:a影响区域竞争;
b是工业企业选址的重要影响因素; c影响商品市场的销售范围
4、简述劳动价值理论和均衡价格理论对运价的解释。
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解:a运价由运输产品的价值来决定;b价值是产品中一般人类劳动的消耗【体力脑力】;c价值量大小由生产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d在全社会竞争产生时,价格以生产价格为基础,并受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波动;e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均衡价格理论:Qd=f(p) Qs=f(p) Qd=Qs 5、制定运价的原则和基本方法是什么?
原则:(1)运价必须以运输产品的价值为基础(2)运价反映运输行业供求关系(3)运价反映一定时期的国家政策
方法:(1)平均成本定价法(2)边际成本定价法(3)完全成本定价法(4)按“效用”或负担能力收费
6、什么是运距差别运价?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实际中如何实施运距差价? 运距差别运价:不同运距范围内,运价水平不同
依据:平均运输成本与运距的关系。运距长,平均运输成本越低,运价低 实施:a测定经济运距;b划分不同运距区间;c确定每一个区间的运价水平
7、什么是货种差别运价?普通货物和特种货差别运价的依据是什么? 货种差别运价:由于运输货物种类不同,运价水平不同 依据:普通货物 特殊货物的运价差别 依据原因:a特殊货物风险高,成本高,消耗高;
b特殊市场需求不集中,连续性第,效率低,成本高
8、按货物自身价值的高低实行差别运价合理吗?为什么?
答:合理,因为货物本身价值不同,运价不同。高价值物品要求做到安全,因此具有高成本,高风险,运费与货物价值的比例小,具有“需求行为特征” 9、如何实施货种差别运价?
(1)货物分等表(2)货物分等运价表
10、按运输时效性不同而实行差别运价的依据是什么? 时效性高运价高
依据:(1)为了满足货主,旅客的时效性要求,因此应多付出速度,减少时间,多支出生产费用,成本高。【供给者角度】(2)与运输时间的经济效益相关,需求者需考虑速度与运价,不同的货主层次,时效性要求不同,运价与速度的地位需具体衡量【需求者角度】 11、运价管理形式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运价的管理形式:(1)统一运价【政府定价,企业无权】
(2)国家指导定价【政府定范围,企业在范围内自主定价】 (3)市场调节定价【企业拥有完全价权】
12、政府部门如何正确运用运价杠杆调控运输市场?
以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相结合来管理运价,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自由竞争,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因此,政府可以通过扩大企业定价权,建立以市场定价为主的各种运输方式的运价机制,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保护竞争与禁止垄断的原则来管理运价,合理调控市场。
第七章 运输市场及竞争
1、什么是运输市场?运输市场的参与者有哪些?
运输市场:在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对运输产品的供给和有支付能力运输需求的关系总和 狭义的运输市场是指为完成旅客和货物的空间位移而提供客位或吨位的场所 参与者:需求方,供给方,中介方,政府。 2、运输市场有什么功能?
(1)作为信息中心(2)配置资源-市场机制【供求,价格,竞争】(3)促进竞争,提高经济效率
3、如何对运输市场进行分类?
(1)按运距分【中短长途】(2)按运输对象【货运,客运】(3)按运输市场一定时期供求关系【买方市场,卖方市场】(4)根据运输市场的结构【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
4、什么是买方运输市场和卖方运输市场?各什么特点?
买方运输市场:指消费者占主导地位的市场,这种市场的供求关系为供过于求,供给方数量居多,资源闲置,人员闲置,运价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