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8.下列关于德育过程规律,表述不正确的观点是(A)。 A.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 B.活动和交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C.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 D.个体思想品德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暂时倒退的现象
29.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其德育方法属于(D)。
A.陶冶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 实践锻炼法 D.自我修养法
30.下列关于教学工作,表述不正确的观点是(D)。 A.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 B.教学的中心工作是上课
C.教学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D.教学方法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
31.关于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下列表述错误的是(B)。 A.专家型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比较明确,并能坚持执行
. . . . .
. .
B.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新手型教师通常是用导入式方法 C.专家型教师将练习看作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 D.新手型教师的课后评价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 32.关于教师,下列表述不正确的观点是(A)。 A.服务者角色是教师所扮演的基本职业角色
B.“推卸责任”“寻找替罪羊”是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中学生出现的典型反映
C.“跳出”教育谋发展是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策略之一 D.教育机智和教育幽默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重要表现 33.下列关于学制,表述不正确的观点是(D)。 A.美国单轨学制具有比较强的民主性 B.我国中小学管理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
C.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D.2001 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小学成绩评定实行百分制
34.各学科都有基本的要素,如语文的基本要素是“发音”,数学是“1”。教学要考虑到这些 要素,这一思想源于(C)。
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 . . . .
. .
C.《林哈德与葛笃德》 D.《教育漫话》
35.“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的这句话反映了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的教学原则有(A)。
A.直观性原则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启发性原则与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直观性原则与启发性原则
36.体验式德育是相对于知性德育而言的。这种德育遵循的德育过程规律是(B)。
A.知、情、意、行规律 B.活动和交往规律 C.长期性与反复性规律 D.思想内部矛盾规律
37.下列关于教师职业心理特征,表述正确的观点是(B)。 A.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与其智力水平有很大的相关
B.在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能对教育和教学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教师的工作态度
. . . . .
. .
C.教师如果灵活、多样地呈现教学内容,学生的捣乱行为会少一些,但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D.教师在课堂上的所有活动均要围绕教学任务进行,不需根据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 节奏和教学行为
38.从学习策略分类上看,下列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B)。 A.调整阅读速度 B.获得个别指导 C.自我测查 D.重新阅读
39.促使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向现 Y 实状态转 G 变的决定性因素是(C)。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40.两个 14 岁的少年,一个人的抽象逻辑思维已获得较好的发展,而另一个还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这是学生认知发展的(D)体现。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 . .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