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自学能力是指大学生不依赖于老师和他人,能通过自己独立学习、钻研而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是当代大学生多种智力因素的结合和多种心理机制参与的综合性能力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要素和组成部分。大学生只有把自学能力培养好了,才使自己具备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头”。
1.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时代要求
“知识可能被遗忘,但能力却伴随你终身。”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剧,大学生在大学里所学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如果没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而最终被社会所抛弃,甚至成为社会的包袱。反之,一个具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大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够通过自学能力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竞争。在大学阶段,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2.大学生自学能力的自我培养
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大学生培养自学能力首要的前提是要有充分的自信心,在这个基础之上,可以采取多条途径培养自身的自学能力。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2.1
大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一方面是时时用心、事事用心、处处用心、把握机遇,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勇敢面对、不再一味搁置不确定的事情、困难的事情[1]。大学的学习,不再是去死记硬背老师所讲的内容,而是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专业要求去选择、吸收有用的知识。要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比如,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充分利用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利用好教师的授课环节等。 2.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过去,人们主要通过生产劳动实践及书本等获取知识。除了这些常规途径外,如今的网络资源是一种信息时代赋予的更为便捷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在网络上,人们可以索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也可以学习其它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甚至是自己未曾接触过的新鲜东西。网络信息资源的快捷和知识更新的高频性已经使得它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大学生是利用网络资源的主体,也正如此,网络资源赋予了大学生培养自学能力的机会。
2.3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实践在人们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实施,各种形式的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在大学校园内、外开展的红红火火,这不但丰富了大培养能力的很多还给大学生创造了锻炼自己、学生的校园生活,
机会。可以说,在实践中培养能力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成效的一种方式。因此,大学生在不耽搁正常上课的前提下,要积极的参与实践活动,充分地展示自己、培养自己。 3.教师对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在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起引导作用。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生的学法迁移,从简单到复杂,从课内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3.1加强实践环节
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教师可充分利用教学实践基地与开放型实验室,组织创新学习兴趣小组,为学生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3.2营造创新教育环境
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不断拓宽锻炼学生的渠道和载体,积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大学阶段,青年学生成长具有相当的自觉性,教师在制度课程目标时,不能单纯把学生简单地视为“教育对象”,而应当把他们当作发展主体,应该从单纯的教育、管理向引导、咨询、服务转变,从垂直、直线的管理体制向复杂的多
元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主动性。
3.3鼓励学生自我表现
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针对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通过营造宽松的学术研讨氛围和多层次教学,使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互相学习,大胆交流,共同提高,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还有利于在整体环境熏陶下,让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3.4为学生建立形成性评价档案袋
学生的能力发展是需要引导和经验积累的,教师必须及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经验,及时发现能力的缺口,并记录下来作为一种资料投放在个人的课程评价档案袋里。每隔一段时间,将档案袋中的记录返回给个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开展互帮互助的学研活动。 3.5改变授课方式、改革考试方法
高校的授课方式不再需要考虑各种升学压力的羁绊,完全可以由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灵活地选用新颖、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关键,可以采用自主式、合作式、研讨式学习有效整合的方法,让学生置身教师的角度体验学习。对于课程的考核可以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灵活 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可以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
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锻炼自学能力的自我意识。 4.结语
自学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自学能力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品质的必备前提[2]。因此,作为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抓住一切机会,学会从不同角度锻炼自学能力;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付出更多劳动,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总之,能否搭建教师与学生间的坚实顺畅的教学互动平台,是关乎大学生健康有效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