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音画时尚——演奏音符和声音的可视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演奏音符的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上机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声音的演奏,激发学生学习Scratch程序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演奏音符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上机操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任务导航:
图4.1是声音看起来的样子,同学们一定觉得很奇怪吧,声音还有什么样子吗?本课,就让我们使用scratch来编写一个程序,将《小星星》这首歌用scratch演奏出来,同时转化为一幅美丽的图画,一起来看一看声音是什么样子的? 二、教学新课: 1.演奏《小星星》
在scratch中提供了完整的钢琴键盘。中央C用60表示,每个数字表示钢琴键盘中的一个音节,左侧的代码制作了一个用于演奏的略,其默认的的音效是钢琴,右侧的代码是直接将这首曲子的简谱编成了一段旋律。 2.让色块的颜色伴随音乐变化
第1步:删除scratch中默认的小猫角色,用“绘制新角色”新增一个24x24像素的颜色块。鼠标指向放大缩小中第三根竖线,此时会显示4x,单击第三根竖线。用“色彩选取工具”在颜色板上取色,使用“方形工具”在画板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各拖拽6个小格。
第2步:修改角色名称和角色造型名称。单击当前角色信息,修改角色名称为“音符”。单击当前角色造型,修改造型角色名称为“do”。 第3步:复制造型,修改名称为“mi”,单击“编辑”按钮,在绘制编辑器中修改颜色。以此类推,完成名称分别为“do”“re”“mi”“fa”“so”“la”“xi”的7个音符造型。
第4步:按照图4.6的脚本块,添加代码,使按下“1”键时,变成相应的颜色并播放音符。
第5步:以此类推,按照4.7所示,完成脚本。 3.将《小星星》变成一幅画
第1步:使用图章功能可以把当前造型“印”在背景上,我们修改前面设计的脚本,增添图章功能,与此同时让色块右移和色块宽度一样的距离。 第2步:弹奏《小星星》,在弹奏玩完第一行之后,用鼠标将色块移动到第二行,完成整首曲子的演奏,这样《小星星》就可以转变为一首曲子了,美中不足的是,按照简谱要演奏1拍的音符只能演奏0.5拍了。 4.巩固练习: 让学生做P30练习。
第五课 色辨成音——“如果”结构和“广播”
指令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如果”结构和“广播”指令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上机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操作,激发学生学习Scratch程序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如果”结构和“广播”指令的使用,培养学生上机操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任务导航:
上上节课的DIY中我们将《欢乐颂》转换成了一幅画,如图5.1所示。那么我们能不能将这幅图转化为声音呢? 二、教学新课:
第1步:单击“绘制新角色”按钮,增加一个比色块小的黑色方块。 第2步:编写代码,将第1行的色块转化为声音。第1行共有15个色块,
使用图5.3所示的代码可以弹出《欢乐颂》的第一段。
第3步:分析代码。通过观察图5.3所示的代码可以看到,循环内分为两
部分,第一部分是识别,第二部分是移动。我们如果将识别部分分离出来代码会更加清楚,这需要使用“广播”指令。
第4步:创建一个广播模块。首先将“广播”模块拖拽到脚本区,单击模
块右侧的下拉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新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广播的消息名称“颜色转为声音”,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广播模块的创建。
第5步:修改图5.3所示的代码为图5.5所示,这样代码就更加简洁、有条理了。 巩固练习: 1. 2.
图5.6中的两段代码执行效果有什么区别? 如何给角色设计新的脚本,事先第2行的自动解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