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前言 ......................................................... 1 1.1论文研究的背景 ........................................... 1 1.2论文研究的现状 ........................................... 1 1.3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2电力负荷预测相关理论知识 ..................................... 3 2.1电力负荷预测的定义 ....................................... 3 2.2电力负荷预测的分类 ....................................... 4 3 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 ........................................... 5 3.1传统预测方法 .............................................. 5 3.1.1外推法 ................................................ 5 3.1.2回归分析法 ............................................ 6 3.1.3时间序列法 ............................................ 6 3.1.4小波分析方法 .......................................... 6 3.1.5卡尔曼(KALMAN)滤波方法 ............................... 6 3.1.6灰色预测法 ............................................ 6 3.2人工智能方法 .............................................. 7 3.2.1人工神经网络法 ........................................ 7 3.2.2专家系统方法 .......................................... 8
3.2.3模糊控制法 ............................................ 8 4电力负荷预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9 4.1电力负荷预测存在的问题 .................................... 9 4.1.1负荷历史数据的坏数据处理 .............................. 9 4.1.2节假日的负荷预测 ...................................... 9 4.1.3气象因素的影响 ........................................ 9 4.1.4电力市场环境下,负荷的变化还与电价有关。 .............. 9 4.1.5随机因素。 ............................................ 9 4.2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 ................................... 10 4.2.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问题 ....................... 10 4.2.2原始数据的收集和筛选 ................................. 10 4.2.3电力负荷预测的依据 ................................... 10 5结语 ...................................................... 11 后 记 ........................................................ 12 参考文献 ...................................................... 13
1前言
1.1论文研究的背景
负荷预测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国内关于负荷预测的研究已出现了许多种方法,目前,国内发表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文献较多,所采用的预报方法和到达的预报精度也各有不同。综合起来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1)传统统计模型法。这是一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时间序列法和回归分析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要求的历史数据少。由于是基于统计模型,不易全面地考虑天气因素、突发事件等对于负荷的影响,因此预测精度低。
2)专家系统法。即充分利用有经验的运行人员的知识、经验和推断规则来进行负荷预测,然而,把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等精确地表达并转化为一系列规则,则往往是很困难的,而且建立专家系统的工作量要比一般预报算法大得多。
3)人工神经网络法。人工神经网络具有任意逼近非线性函数的特性,负荷变化是与诸多因素有关的一个非线性函数,用人工神经网络对负荷历史数据进行学习,是抽取和逼近负荷变化曲线并进行负荷预报的有效方法。近十年来,国外报道的相关文献主要是用神经网络方法围绕提高或改善负荷预报的精度来进行负荷预报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研制的人工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报器,它包含有两部分预测:一部分预测基本负荷;而另一部分预测负荷变化,这部分考虑了短期内气候条件(温度、湿度)。两部分的自适应组合便是最终的预报结果。该预报器具有较好的自组织自适应特性,已在美国,加拿大的35家电力公司采用。
于是,有学者开始将各种智能化算法,如人工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最小绝对值滤波算法等用于在受到诸如气象变化、经济环境变化等随机因素干扰情况下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由于电力系统的负荷受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是典型的灰色系统,运用灰色系统来分析众多不确定因素与电力负荷预测的关联度已经运用广泛,但如何准确定量描述,以何种准则来进行不确定因素的人工修整仍是一个难题,所以,通常很多地区很大程度上依靠预测人员的经验进行预测。
1.2论文研究的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随着电力市场的日益成熟,电力供应商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十分重视电力负荷预测工作。为此,科研工作者一直在研究电力负荷预测的新方法以提高预测精度。自从1991年美国学者Park等人提出使用神经网络预测电力负荷以来,人们对此表现出广泛的关注。在此基础上,美国的Khotanzad博士领导的科研小组经过几年的艰苦研究,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电力负荷短期预测系统(ANNSTLF)。这个系统己经在实用化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北美洲有35个大发电系统(公司),根据天气预报、工业和居民用电统计资料,利用ANNSTLF系统预测发电站必须提供的发电量,大大提高了电站的经济效益和安全运转系数。但该系统有一个弱点,即不能处理不确定性信息,且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我国的负荷数据近些年才开始系统收集,采用ANNSTLF系统不太适合我国的国情。Hiroyuki教授等人则在电力负荷短期预测中运用了自适应模糊推理,Srinivasan博士采用了模糊神经计算进行需求预测。这些方法主要是
1
针对工业化发达国家实际情况提出的,而我国的国情复杂,地区之间的差距很大,生搬硬套上述方法,很难取得成功。
当前国内电力短期负荷预测研究备受瞩目,很多学者提出自己的看法。东南大学的单渊达教授采用径向基函数(RBF)为神经网络预测系统前向网络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手段。RBF网络具有良好的推理能力,而且在学习方面比误差反向传播(BP)方法快得多。华北电力大学的牛东晓教授则引入了小波神经元网络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它以非线性小波基为神经元函数,通过伸缩因子和平移因子计算小波基函数合成的小波网络,从而到达全局最优的逼近效果。清华大学张伯明教授采用共共轭梯度法训练预测系统的神经网络,在学习算法上有所突破。国内著名人工智能学者蔡自兴教授则结合多层感知神经网络和多分辨率遗传算法来进行电力负荷预。华南理工大学的吴捷教授运用模糊逻辑和时序特性来进行最优模糊逻辑推理汇,该系统的输入量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自相关分析而建立,再通过最近邻聚类法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得到若干数据对,进一步由最优模糊逻辑系统建立短期电力负荷的预测模型。国家电力科学研究院的胡兆光老师将AI推理和模糊系统结合起来,建立AI规则库对电力负荷进行预侧,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7]
1.3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如果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就会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供需矛盾,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现代工业和农业的不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日益增大的电力需求,必须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规模。由于电力工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消耗巨大的投资和一次能源,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其它部门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合理的进行电力系统规划不仅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会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相反,电力系统规划的失误会给国家建设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对电力系统规划问题进行研究,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规划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负荷预测。
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建设的依据。负荷预测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投资、网络布局和运行的合理性,因此,负荷预测在规划中显得尤其重要。若负荷及电量预测不足,电网的发展便不能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用户正常用电需求,甚至还可能缺电。另一方面,若负荷及电量预测过高,则又会导致一些过多而不能充分利用的设备,从而引起投资的浪费。总之,负荷预测的精度高低直接关系到各方利益,电力负荷预测工作的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电力企业的管理是否走向现代化的显著标志之一,尤其在我国电力事业空前发展的今天,用电管理走向市场,电力负荷预测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电力行业人员面临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以准确的历史数据和调查资料为依据,从用电量的历史和现状出发,用科学的方法预测未来电力系统负荷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根据预测的时间跨度,一般将负荷预测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负荷预测。短期负荷预测主要指预测未来一天或一周内各个整点的负荷曲线,主要用于制定系统的生产计划,安排系统的短期运行方式、进行电力调度以及离线安全分析等。
传统的负荷预测都是人工完成的。预测人员通过历史负荷数据,采用一定的预测算法加以计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