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0 7:29: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敬业乐群、安居乐业、断章取义、不二法门、强聒不舍”等词语。 2、体会演讲词的文体特点,初步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4、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的。 5、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及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2、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难点

1、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2、结合自己的认识,联系自己的实际从不同的角度客观地审视课文的观点。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预习:

一、查作家作品资料及写作背景 二、读通读课文3遍

三、写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生字词三遍。

- 1 -

四、画出含有课后生字词的句子并圈出生字词。 五、思考课后练习题

六、尝试完成《全效课堂》“课前预习”部分习题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米卢在担任中国足球教练时,曾讲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态度”是一切事情能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的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让我们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二、预习检查展示: 1、易错字

旁骛(wù) 骈进(pián) 强聒不舍(ɡuō) 亵渎(xiè dú) 承蜩(tiáo) 容赦(shè) 解剖(pōu) 佝偻(ɡōu lóu) 拣择(jiǎn) 扯直(chě) 2、多音字 禅 丧 恶

3、形近字 鹜 骛 心无旁骛 趋之若鹜 4、近义词辨析(教诲 教导)

- 2 -

5、词语释义:敬业乐群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理至易明 言行相顾 三、课堂展示交流: (一)诵读活动,理解词句

1、、结合文意,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2)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3)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

明确:(1)“每日”“日日”说明了百丈禅师从切实出发,坚持劳作、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与前面的“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相印证。

(2)“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形象地写出了厌恶自己的工作,把劳动当成是无可奈何但又无法摆脱的尴尬和可笑。

(3)“真难过”一词鲜明地点明了作者的观点:有意义的人生须是“有业”的人生。 2、结合文意,赏析下列句子。

(1)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2)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3)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 3 -

(1)比喻的修辞,将这种人比作“蛀米虫”“盗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种人的懒惰,突出了对这种人的厌恶、鄙弃。又连用了两个“简直是”,更强调了作者对这种人的厌恶、鄙弃的态度之深。

(2)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劳动品质的美好可贵。

(3)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表明人类的生存意义在于创造,而非消耗。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4、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这句话是用口语还是书面语,有何作用?

(使用口语,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能更好地与听众进行心灵的沟通。) (二)、初读课文,把握整体 1、跳读课文,回答问题。

(1)演讲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作者首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接着再论述敬业之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归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3)作者是如何结尾的?

用自己平生最受用的两句话概括全文,发出号召,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2、请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明确结构。

- 4 -

(名师整理)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省优质课获奖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deru1tzu844p5c1cp2i5zpak1cssx00d9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