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②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③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④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⑤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注:A、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B、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问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c、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D、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3、现浇结构外观尺寸偏差检验批 (1)主控项目
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2)现浇结构不应用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
2
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
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2)一般项目
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基础 轴线 位置 独立基础 墙、柱、梁 剪力墙 ≤5m 层高 垂直度 全高(H) 层高 标高 全高 截面尺寸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电梯井 井筒全高(H)垂直度 表面平整度 H/1000且≤30 8 ±30 +8,-5 +25,0 >5m 1O H/1000且≤30 ±10 允许偏差(mm) 15 10 8 5 8 预埋设施 中心线位 置 预埋件 预埋螺栓 预埋管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0 5 5 15 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三、工艺流程
浇结合砂浆——砼浇筑、振捣——拆模及养护 四、操作工艺
(一)先根据浇筑段墙体轴线长度和墙厚计算出的方量,搅拌与混凝土同配比的无石子砂浆,盛放在灰槽之中(一次不宜搅拌太多。若自拌混凝土,可随用随拌;若预拌混凝土,可根据浇筑量分阶段要结合砂浆)。然后浇筑在底部接槎处约10cm厚,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得用泵管直接灌入模内,入模应根据墙体混凝土浇筑顺序进行(应根据现场隋况确定混凝土浇筑顺序),随浇筑砂浆随浇筑混凝土,禁止一次将一段全部浇筑,以免砂浆凝结。
(二)浇筑时,要将泵管中砼喷射在溜槽内,由溜槽入模。注意随时用布料尺杆丈量砼浇筑厚度,分层厚度为振捣棒作用有效高度的1.25倍(一般Φ50振捣棒作用有效高度为470mm),墙体要连续浇筑,严格按照墙体混凝土浇筑顺序图的要求按顺序分层浇筑、振捣。砼下料点应分三点布置。在砼接槎处应振捣密实,浇筑时随时清理落地灰。
(三)振捣点要求均匀分布,一般应≤50cm,同时根据钢筋的密集程度,应配备少量的Φ30振捣棒(应附图)。
(四)洞口进行浇筑时,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应均匀对称,振捣棒距洞边≥30cm,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洞口变形。
(五)在钢筋密集处或墙体交叉节点处,要加强振捣,保证密实。
(六)在振捣时,要派专人看模,发现有胀模、跑位等情况时及时处理,以保证砼的结构尺寸及外观。
(七)振捣:振捣器的水平移动间距根据振捣棒的有效长度确定,振捣上层砼时,应插入下层砼内的深度不小于50mm,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拔”,并且要上下微微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在振捣时,使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振捣中,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发现有位移、变形,与各工种配合及时处理。
(八)墙上口找平:砼振捣完毕,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木抹子按标高线控制(比顶板底高2~3cm),将表面找平。注意将施工缝的部位密实成型。
(九)墙体混凝土试块按要求现场应取一组标准养护试块(如混凝土方量大,应按试验要求取)、一至四组同条件养护试块(一组为检验7.5MPa强度,一组为检验1.2MPa强度,冬施时,二组检查抗冻临界强度,可根据气候及楼层情况不定期制作)。
(十)按同条件砼试验单提供的数据控制好拆模时间(同条件试块强度达到1.2MPa),使拆模时墙体不粘模、不掉角、不裂缝,无砼的质量缺陷,达到光滑平整,质量要求达到《内部质量控制表》的要求,养护根据现场情况提供不同方法。
(十一)墙体混凝土养护:墙体混凝土应派专人养护,养护方法一般为刷养护剂或喷水养护。喷水养护应每隔2小时养护一次,养护期不小于7天。刷养护剂时,基层应撒水湿润,待表面无明水时,开始刷养护剂,刷完养护剂后,严禁再向墙面喷水养护。
(十二)成品保护
1、砼振捣过程中要保护墙体甩出钢筋,施工完毕后及时调整钢筋位置。 2、应保护好预留洞、预埋件及预埋套管等。
3、秋冬季节,应注意对墙体的养护,防止风干,引起墙面龟裂。
4、对于门窗洞口边角部分,应用废竹胶板进行保护。 5、模板拆除时,防止大模碰坏墙体。
6、上层墙体浇注时,水泥浆流入下层应及时清理干净。 (十三)质量通病及防治
1、墙体烂根:砼浇筑前,先均匀浇筑10cm水泥砂浆,砼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砼离析,下部振捣应认真操作。
2、洞口位移变形:浇筑时防止砼冲击洞口模板,洞口两侧应对称、均匀进行浇筑振捣。模板穿墙螺栓应紧固。
3、墙面气泡过多:振捣时应全部排出气泡,注意“快插慢拔”,至表面不泛气泡为止,模板表面要洁净。
③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模板按墙进行编号,并涂刷好脱模剂(油质脱模剂,一般为机油:柴油:5:5),分规格堆放。
2、外挂架已吊装到位。
3、弹好楼层轴线、墙身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弹出楼层轴线偏500mm的支模辅助线,并清扫干净墙身部位杂物。所有线已经预检。
4、墙暗柱、墙体、连梁钢筋绑扎完毕,水电预埋箱、盒、预埋件,并办好隐检,钢筋保护层卡具、钢筋骨架拉结筋间距、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水平、竖向梯子筋安装到位,钢筋有可靠的定位措施。
5、门窗洞口及其他预留洞口模板已安装到位,位置正确,并与墙体钢筋可靠连接。
6、墙体根部1Ocm范围内应抹平压光,并在根部贴20mm厚泡沫海棉条(密度应稍大一点),以防模板下口跑浆,注意海绵条不得伸入墙内。
7、模板安装前,墙体与顶板间施工缝应处理完毕;墙体与墙体间竖向施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