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美术6年级第16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3:45: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古界仍有争议。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奔马昂首嘶鸣,三足腾起一足踏飞鸟身上,飞鸟作回首惊视状,衬托出骏马一往无前的矫健身姿和风驰电掣的奔腾气势。(马形轻盈,矫健)

(2)从纹样上来欣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

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接下来我们就从纹样上面来欣赏:)

①四羊方尊:

铜尊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是一种饮酒

用具。《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高58.3厘米,口长52.4厘米,重34.5公斤,是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尊的四肩、腹部及圈足设计成四个大卷角羊,增加了变化,在宁静中突出威严的感觉。(四只形态逼真的大卷角羊构成器皿的主体装饰)

(这是商朝的四羊方尊,那么它属于那种纹样呢?)

莲鹤方壶(接下来我们再看:) 饕餮纹(其实大家在生活中是见到过的,知道在哪里见过么?(20元的人民币上)) 2012年2月,有网友发现新版人民币20元上暗藏“面具”,非常类似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面具”,还有网友认为更像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头像”,金沙遗址博物馆和三星堆博物馆专家均认为,20元人民币上的图案为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饕餮纹饰。[3] 2012年2月,又有网友从第五代50元人民币中发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Q版脸谱。对此,河南钱币专业委员会会长袁银龙表示,Q版脸谱的说法有点牵强,是网友发挥想象而成。上面的图案应该是先秦时期青铜器、瓷器、漆器上的一种纹饰,叫饕餮纹。

青铜器的纹饰不仅是青铜器的装饰,还是古代文明,和时代风貌的标志,也是青铜器研究的重要依据。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战国时的采桑宴乐水陆攻占纹壶

②采桑宴乐水陆攻占纹壶:

1965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高40.6厘米,口径13.4厘米,重4.5公斤。壶身以3条带纹分为4层画面,以壶肩两环耳为标志分为两面,两面的图像对称。在这件高仅40厘米的壶面上,竟刻画了120多个人的形象,个个有特色,另外还有其他景物,表现了制造者高超的技艺。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最早的大方鼎之一。(画面人物达一百二十人以上,反映战国时代

人们采桑、射猎、宴乐、攻战的社会生活)

2、提问:同学们能看出纹饰中带颜色的区域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吗?

3、引导学生欣赏纹饰并总结出这组纹饰中表现了采桑、射猎、宴乐、水战、陆战的情景。带领学生欣赏内容的

纹饰,如:饕餮纹、蚕纹、龙纹、乳钉纹、鳞纹、环带纹、凤鸟纹、夔纹、蟠虺纹。

⑶从文字上来欣赏(青铜器上常铸或刻有文字,这些文字通常称为“铜器铭文”,又称“金文”或“钟鼎文”。它是研究汉字发展演变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1、老师:青铜铭文,又称“金文”或“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两篇青铜铭文。

2、举例并重点讲解。 利簋(gui)铭文:这篇铭文共4行,32字。它帮助今天的人们解开了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千古谜团,那就是牧野之战的确切日期。同学们对于牧野之战可能感到比较陌生,根据史书记载,牧野之战是商朝末年,周武王率军在商都朝歌附近的牧野大败商纣王军队的决定性战役,经此一役,纣王兵败自焚而死,商朝就此灭亡,周代替商统治中原。然而关于这场大战的具体日期,千百年来,史学界多有纷争。这篇铭文使历史学家欣喜若狂,因为铭文清楚记

载了武王克商的史实,铭文大意为:“武王伐纣,在甲子日黎明,对伐纣能否取得胜利进行了问卜,兆象很好。就在当天,周师一举打败了商军。”从铭文可知,武王克商就在“甲子日”,这让人看到了最终确定具体日期的曙光。

(四)发展拓展阶段:(如今我们要看青铜器,一般只能去博物馆看,可见我国对青铜器的重视,称之为国宝,当之无愧。)刚刚我们从造型,纹饰,文字三个方面欣赏了他们,请问:同学们有何感想?

1、老师:通过学习,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珍惜、爱护这些国宝并将它它们继承发扬下去。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准备通过哪些具体的方法,保护和传承这种文化。

2、学生发言。

3、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青铜器不仅是我们的国宝,更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要珍爱他们,保护他们,并继承和发展下去。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师课前准备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并使用了电脑课件进行展示。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欣赏青铜器作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在“铸造”环节中由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相关视频,学生能够通过视频了解青铜器铸造的全部过程的同时配合教师的适当讲解。这一做法突破了原来单纯依靠教师讲述的做

法,更容易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从而化解了教学难点。

另外,在面向全体方面,考虑到有些学生由于胆小或怕说错而不愿举手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在课前告知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不用举手,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可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还可以为那些不愿在众人注视下发言的孩子,提供参与的机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学美术6年级第16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div14twan9epjx24ko6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