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测试卷
考试时间 45分钟满分70分
一、选择题(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图为某老师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板书。图中①②处应该是
A.①德国进攻波兰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B.①来克星顿枪声②萨拉托加大捷 C.①萨拉热窝事件②凡尔登战役 D.①攻占巴士底狱②滑铁卢战役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绞肉机”之称的战役发生在 A.欧洲东线战场 B.欧洲南线战场 C.欧洲西线战场 D.欧洲北线战场
3、“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参战各国共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这场“大战”的性质是反法西斯战争②这场“大战”以协约国的失败而告终 ③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④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4、文物是会“说话”的历史。每年会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在俄罗斯涅瓦河畔参观、瞻仰它,仿佛又听到它隆隆的炮声。该文物是 A.莫斯科红场 B.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C.博物馆陈列的珍妮纺纱机 D.巴黎凯旋门
5、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各地掀起革命浪潮,中国、匈牙利等国家的被压迫者发动了一系列运动和革命。从这一角度看,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是 A.促使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D.推动了苏俄经济发展
6、“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体制”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市场经济体制
7、一位美国当代史作家在看到巴黎和会的历史资料后说:“战胜国在瓜分战败国殖民地的同时,创造出殖民统治的新理论”。这里的“战败国”主要是指 A.英国 B.法国 C.中国 D.德国
8、1922 年 2 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休斯所说的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五国公约》
9、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破坏。因此,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构建的所谓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
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10、列宁说:“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与其观点相符的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