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财务管理教程与案例习题答案(南师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1:08: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69.66(万元) 或=48×(P/A,10%,2)+39×(P/A,10%,3)×(P/F,10%,2)+10×(P/F,10%,5)-100

=83.304+80.1518+6.209-100 =69.66(万元) 2.

(1)项目的计算期=项目的建设期+项目的运营期=项目的建设期+项目的寿命期=2+5=7(年)

(2)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00×(F/P,10%,2)-100=21(万元)

(3)项目的投资总额=原始投资合计+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30+21=151(万元) (4)运营期内项目各年的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费用=7.5/(1-25%)+100×10%=20(万元)

(5)项目的投资收益率=20/151×100%=13.25% (6)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是在建设期内均匀投入的,所以建设期净现金流量为:NCF0=-(100+10)/2=-55(万元) NCF1=-(100+10)/2=-55(万元) NCF2=-20(万元)

(7)固定资产原值=100+21=121(万元)

运营期每年固定资产折旧=(121-1)/5=24(万元) 运营期第1年开办费摊销额=10(万元) 每年维持运营投资为5万元

终结点回收额=1+20=21(万元) 对于完整工业投资项目而言

运营期内项目某年的自由现金流量=运营期某年税后净现金流量

=该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 NCF3=20×(1-25%)+24+10-5=44(万元) NCF4~6=20×(1-25%)+24-5=34(万元) NCF7=34+21=55(万元)

(8)项目的原始投资合计为130万元,在项目计算期前5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44+34+34-130=-18(万元),项目计算期第6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18+34=16(万元),所以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18/34=5.53(年)。 (9)运营期净现金流量现值 =55×(P/F,12%,7)+34×(P/A,12%,3)×(P/F,12%,3)+44×(P/F,12%,3) =24.8765+58.1264+31.3192 =114.3221(万元)

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20×(P/F,12%,2)+55×(P/F,12%,1)+55 =15.944+49.1095+55=120.0535(万元) 获利指数=114.3221/120.0535=0.95 净现值率=0.95-1=-0.05

(10)由于获利指数(0.95)小于1(或由于净现值率小于0),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5.53年)大于项目计算期(7年)的一半,所以,该项目完全不具备财务可行性。

第六章 公司营运资金管理

【问题与思考6-1】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了“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即通过减少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使营运资金占企业总营业额的比重趋于最小,便于企业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收益较高的固定资产或长期投资上;通过大量举借短期负债来满足营运资金需求,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你认为这种财务管理方法有何利弊?

答: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从营运资金管理的着重点出发,在满足企业对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并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零营运资金管理是一种极限式的管理,它并不是要求营运资金真的为零,而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尽量使营运资金趋于最小的管理模式。“零营运资金管理”属于营运资金管理决策方法中的风险性决策方法,这种方法的显著特点是:能使企业处于较高的盈利水平,但同时企业承受的风险也大,即所谓的高盈利、高风险。

【问题与思考6-2】微软公司的现金储备额一直排在IT技术公司之首,虽然由于过去几年里的股票回购、分红和收购花掉了不少,但其2008年的26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仍然在IT技术公司里面排第一。与此相仿,苹果公司的现金储备也在大幅提升,其现金储备已从过去几年的55亿美元升至2008年的195亿美元。如果你是投资者,你对这样的高额现金储备有何看法?

答:投资者一般对过多的现金储备并不欢迎,他们希望公司能够把现金进行再投资获取更多的利润,或者进行红利和股票回购来减少现金储备,而不是把钱握在手里等着“发霉”。

【问题与思考6-3】某企业专门销售家庭娱乐产品,经过了多年努力,目前处于稳定发展阶段。这类家庭娱乐产品的特性是品种较少,但利润空间一般较大。如果你是该企业的财务主管,你会采取怎样的信用政策?

答:可以采取适度宽松的销售政策,促进销售。

【问题与思考6-4】 某企业财务主管认为,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利率也将处于长期下跌的趋势或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为此,他准备调整其财务策略。从融资角度出发,你认为该企业适合采取什么样的筹资组合?

答:面临融资后市场利率降低的风险,应该以短期借款为主,或者以浮动利率方式融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案例讨论题

分析过程如下:

(1)会计人员混淆了资金的5天使用成本与1年的使用成本。必须将时间长度转化一致,这两种成本才具有可比性。 (2)放弃折扣成本率=

2%?360?100%?147%

(1?2%)?(15?10)(3)假如公司被迫使用推迟付款方式,则应在购货后30天付款,而非15天付

款,这样年利息成本可下降至36.7%,即 放弃折扣成本率=

2%?360?100%?36.7%

(1?2%)?(30?10)同步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A 5、D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ACD 3、ABCE 4、AD 5、ABC

三、判断题

1、×2、×3、√4、×5、×

四、计算题

1、(1)最佳现金持有量=[(2×250000×500)/10%]1/2=50000(元)(1分)

(2)最佳现金管理总成本=(2×250000×500×10%)1/2=5000(元)(1分) 转换成本=250000/50000×500=2500(元)(1分) 持有机会成本=50000/2×10%=2500(元)(1分)

(3)有价证券交易次数=250000/50000=5(次)(0.5分)

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5=72(天)(0.5分)

2、(1)信用成本前收益=6000-6000×65%-6000×(70%×2%+10%×1%)=2010(万元)

(2)平均收账期=70%×10+10%×20+20%×60=21(天) (3)应收账款机会成本=6000/360×21×65%×8%=18.2(万元) (4)信用成本=18.2+70+6000×4%=328.2(万元) (5)信用成本后收益=2010-328.2=1681.8(万元)。

3、(1)计算2006年下列指标:

①变动成本总额=3000-600=2400(万元) ②变动成本率=2400/4000=60% (2)计算乙方案下列指标:

①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10×30%+20×20%+90×50%=52(天) ②应收账款平均余额=5400/360×52=780(万元) ③维持应收账款所需资金=780×60%=468(万元) ④应收账款机会成本=468×8%=37.44(万元) ⑤坏账成本=5400×50%×4%=108(万元)

⑥乙方案的信用成本=37.44+108+50=195.44(万元) (3)甲方案的现金折扣=0

乙方案的现金折扣=5400×30%×2%+5400×20%×1%=43.2(万元) 甲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5000-5000×60%=2000(万元)

乙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5400-43.2)-5400×60%=2116.8(万元) 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2116.8-2000=116.8(万元)

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2116.8-195.44)-(2000-140)=61.36(万元)

(4)从上面的计算可知,乙方案比甲方案的信用成本后收益多61.36万元,因此,应当采取乙方案。

4、(1)年进货费用=250000/50000×400=2000(元) (2)B=TC(Q)2/(2×A×C) =40002/(2×250000×0.1)=320(元/次) (3)Q=40000(千克) 存货占用资金=(Q/2)×P=40000/2×10=200000(元)

第七章 公司股利决策

【问题与思考7-1】某公司本年实现净利润100万元,年初累计亏损为40万元,其中有25万元属于5年前的亏损,计提法定公积金的比例为10%,则本年计提的法定公积金为多少?

答:如果存在年初累计亏损,则应该按照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本年净利润计提法定公积金。所以,本年计提的法定公积金=(100-40)×100%=6(万元)=60000(元)

【问题与思考7-2】2008年10月9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提高了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的现金分红标准,用以规范分红制度。如果你是投资者,你会坚持上市公司的分红吗?为什么? 答:一般而言,投资于坚持分红的股票有以下五点好处:

好处1:可以获取稳定的收入。考虑到股东的攀比心理,为了减轻融资难度,上市公司在制定分红方案时有一定的粘性,即一般会坚持分红,且现金分红会逐步增加。而且削减分红通常被认为是财政危机的信号,所以公司管理层即便是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也不愿意轻易削减分红,也因此无论所投资的股票价格和市场如何波动,股票分红的收益都相对稳定可靠。

好处2: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分红股票的价格会随着分红的增长而增长。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被吸引到分红股票中来,这些分红股票的价格也随之被推高,并且分红越多,这种影响越明显,可以帮助人们抵抗通货膨胀的压力。

好处3:股票分红可以使投资以复利增长。股票分红主要有两种方式,即现金分红和股票分红。投资者可以用现金分红买入更多的股票,或者通过股票分红获取更多的股票,这样循环操作,在投资一段时间后,投资者不仅拥有了更多的分红股票,而且拥有了用分红投资股票带来的增值,实现了投资复利式增长。

财务管理教程与案例习题答案(南师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dlcr8mvc26o2vt5ky91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