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中造成损害 C.高度危险作业造成损害 D.饲养的动物造成的损害
16.物权和债权的区别体现在( ABCD)。 A.物权是绝对权,债权是相对权 B.物权是支配权,债权是请求权
C.物权的义务主体不特定,债权的义务主体特定
D.物权侧重对权利的静态描述,债权侧重于对权利的动态描述 17.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有(AD )。 A.国务院《关于实施行政诉讼法的通知》 B.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编写《行政诉讼案例选编》 C.律师的代理词
D.《少女之梦》(黄色书籍)
18.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活动共同适用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有哪些( ACD)。
A.合法性审查原则 B.适当性审查原则 C.不适用调解原则
D.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19.下面哪些是国务院组成机构?ABC ) A.国务院办公厅 B.国防部
C.国家海洋局 D.中国人民银行
20.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是(AC )。 A.一般监督 B.特殊监督 C.专门监督 D.司法监督
21.对于国家公务员的轮换,正确的说法有ABD A.有利于促进廉政建设 B.有利于得到全面锻炼
C.它是根据公务员个人要求进行的 D.是转任的一种特殊方式
22.公文的签收是由( )完成的。ABC A.外收发人员 B.通讯人员 C.内收发人员
D.机关领导人或部门负责人
23.通告的正文部分由哪几部分构成?( )ABC A.发布通告的依据和目的 B.通告事项 C.结语
D.执行的具体要求
24.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 )。ABC A.墨汁 B.炭素墨水 C.蓝黑墨水 D. 纯蓝墨水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写“√”,错误的写“×”,每题0.5分) 1.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但可以避免教条主义的错误。×
2. 科学实践是从生产实践中产生并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
3. 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就是因果联系。×
4. 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它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实现的,因此,社会变革的最终原因只能从人们的思想中寻找。× 5. 认为神主宰世界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为了补资本主义的课。× 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8. 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发区一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9.国内外政治环境以及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也是影响和决定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因素之一
10.在我国,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11.社会保障具有分配功能。它的分配功能主要体现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
12.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学。 13.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14.犯罪方面的故意,不是任何犯罪所必备的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
15.行政行为需与行政相对方协商和征得同意,方可实施。× 16.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实行首长负责制。× 17.刑法上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也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18.行政监督对行政相对方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影响。×
19.我国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新的管理制度,它与西方文官制度没有本质区别。×
20.公务员撤职处分一般在三年后由原处理机关核消。× 21.我国的公有制目前只有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22.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要服从国务院领导。
23.犯罪构成是指构成犯罪的主观和客观要件的综合。×
24.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在华外国企业也可以成为我国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25.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即使
如实供述司法机关
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也不能以自首论。×
26.政府机构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是协作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二部分 主观题
一、案例分析题(每题7分)
1. 某县人民检察院报经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于2002年4月6日以贪污、受贿嫌疑将县人大代表李某逮捕,同月26日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5月20日县人民法院对李某作出一年管制的判决。李某不服,上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证据不足,于同年7月2日作出撤销原判、宣告李某无罪的终审判决。2004年5月10日李某以对其错误逮捕、判决为由,向县人民法院请求赔偿,请求赔偿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误工损失、参与刑事诉讼费用以及精神损害费共计8000元,并要求为其恢复名誉。 问:
①李某是否超过赔偿请求期限?
②李某向县人民法院请求赔偿是否正确?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是谁? ③李某的赔偿请求是否都能得到实现? ④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方式有哪些?
①李某未超过赔偿请求期限。国家赔偿法第32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