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社会调查 二、填空题
1、社会调查包括 和 两个阶段的内容。 2、社会调查是运用科学方法求得科学认识的一种活动,
这种活动是由 、 和 三方面要素构成的。 三、判断题
1、不同的人对社会调查往往有不同的解释,其实,学生体验社会生活就是社会调查。()
2、社会调查的课题选择来自于现实社会,调查资料搜集源于现实社会的第一手资料,调查成果应用服务于现实社会,直接解决某种现实的社会问题,历史研究与实验研究都属于社会调查的范畴。() 3、与新闻采访、案件调查等相比较,社会调查的对象是许多人共同参与和发生的活动,是群体性的普遍现象,它着眼于认识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共同行为及其相互关系。() 四、简答题
社会调查认识社会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方法体系和基本程序
一、名词解释 1、定性研究 2、定量研究 二、填空题
1、社会调查方法体系内容一般可划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即 、 和 。 2、社会调查基本方式包括 和 两部分内容。
3、社会调查有四种调查研究方式: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 4、社会调查的主要资料来源于: 、 、 、 等。 5、社会调查资料可以分为 和 。 分析这两种资料方法分别是 和
6、 和 是社会调查中两种最主要的研究方式。 三、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学派强调要以辩证的、历史的、发展的、相互联系的观点观察社会、分析社会, 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社会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是: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其中实验法和文献法不是严格的实地调查方法,它的第二手资料不能为现实统计调查提供参考依据和信息来源。()
3、在整个调查研究工作中,调查阶段是惟一的现场实施阶段,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关键阶段。在这
个阶段,搜集的资料是否可靠与有效,关系到调查后两个阶段的开展,是调查研究能否成功的决定性环节,调查研究者来不得半点疏忽和大意,要严格按照调查方案逐步实施。() 四、简答题
实地研究的具体程序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 社会调查课题的提出与确定
一、填空题
1、按照社会调查目的,调查课题可以分为 与 ;按照调查课题的来源,社会调查课题可以分为 与 。
2、课题选择的原则: 、 、 。 3、提出课题的价值标准包括 和 。 二、判断题
1、社会调查是人们认识社会现象的一种自觉活动,这种活动总是为着回答特定的问题,服从于一定的研究目的的。()
2、应用课题是为了解决某种现实社会问题而提出的调查课题。()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有新意的课题?调查者要做到创新应注意什么? 2、初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方法有哪些? 3、文献查阅,主要围绕哪四个方面进行? 4、为什么说课题从提出到确定是一个过程?
第四章 社会调查的设计与准备
一、名词解释 1、解释性研究 2、同期群研究 3、统计调查 4、实地研究 5、研究假设 6、概念的抽象定义 7、操作化 二、填空
1、依据资料搜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和调查资料的特点, 可以将研究的基本方式分为 和 两大类。
2、从不同的着眼点,实地调查常常被区分为 、 、 、 等。 3、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途径主要有 、 和 三种。
4、在确定调查课题和提出研究假设之后,紧接着就要着手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工作。而在方案设计时,研究者必须首先明确 和 。
5、在社会调查中,调查对象的类型主要有: 、 、 、 和 五种。
6、调查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分为 、 与 三大类。
7、在实际思维中,最为常用的给出概念定义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揭示邻近的属和种差来进行,通称为“ ”。
8、调查人员的培训的方式有 、 、 、 。 三、判断题:
1、解释性研究所关注的焦点是现象“是什么”或“如何发展”的问题,而不是“为什么会发生”的问题。其作为一种调查研究方式,日益广泛地运用于实践。()
2、全国人口普查是描述性研究的最好范例之一,其目的就是要准确而系统地描述全国及各省市地区人口的数量、年龄、性别以及文化程度等基本特征,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3、一般而言,描述性研究在展开具体研究之前必须有研究假设,而解释性研究不需要有明确的假设。()
4、要研究当前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那么选择某一时间点应该是进行对比研究的一个较好的参照,从而来分析和比较城乡居民消费观念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这是属于横向研究。()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若通过五次普查结果的比较,来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规律、预测将来的发展趋势,这就是典型的纵向研究。()
6、农村改革后,将1984年从外省到广东省务工的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分别研究他们在1994 年、2004年的情况,以了解分析这一特殊人群在我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这是进行的追踪研究。() 7、实地调查是对现象的一般状态和主要特征进行描述和概括,因而它一般是从理论或假设入手,在进行实际调查之前一般也需有一个初步研究框架的设想。()
8、在社会调查中,调查对象,即分析单位,必须等同于抽样单位。()
9、研究结论中的解释单位未必就一定与调查对象一致,例如,对当前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的调查,调查对象是具体的个体,但做结论时则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这两个群体来进行比较分析。() 四、简答题
1、统计调查的主要特点及局限性是什么? 2、研究假设形成的途径? 3、调查人员培训的内容? 五、论述题
联系实际,运用相关知识,选择一个合适的调查课题,设计调查研究方案。
相关推荐: